在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斷臍后的臍帶一般在1周左右脫落。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不少超過10天甚至20天或更長時間臍帶延遲脫落的,如果臍帶處理不當會造成感染,那些情況需要去醫(yī)院治療呢?

1、臍疝
表現(xiàn):臍部有圓形或半圓形腫物,哭鬧時增大,安靜時恢復,手指探入可觸到根莖部的邊緣。
不過,隨著寶寶長大,在4-6個月后會逐漸改善,直至消失,但小部分臍疝需要手術治療。

2、臍炎
表現(xiàn):臍部流水或有膿性分泌物。臍輪皮膚紅腫或去除臍窩痂后有膿性分泌物,且伴有臭味。

3、臍瘺
表現(xiàn):臍帶脫落后,臍正中有黏膜樣物,中心有孔,有腸內物流出,并帶有臭味,周圍皮膚發(fā)生糜爛。

4、臍濕疹
表現(xiàn):肚臍及周圍皮膚的皮疹,表現(xiàn)為丘疹、糜爛、滲出及脫屑等。

5、臍茸
表現(xiàn):臍帶脫落后,創(chuàng)面有紅色、表面光滑濕潤像黏膜樣的腫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稱臍茸。

發(fā)現(xiàn)以上情況,應及時帶寶寶就醫(yī)!
當然,如何避免臍帶感染呢?這就需要家長做好臍部護理了!
家長洗干凈雙手,使用嬰兒專用消毒碘和一次次性消毒棉簽,保持26-28℃的室溫就可以開始操作了!
①左手輕輕提起臍帶,右手拿一根棉簽蘸上消毒液,在臍帶根部以螺旋狀向四周擦。

②用棉簽繞著臍帶在臍周轉一圈,消毒臍周方圓2厘米之內的皮膚。

③換一根消毒棉簽,蘸消毒液之后,從左到右消毒臍帶殘端。

注意:在殘端快要脫落之前,可能我們發(fā)現(xiàn)臍帶根部黏黏糊糊,這都是正常現(xiàn)象,大家要做的是多用幾根棉簽消毒。
另外,臍帶消毒的范圍一定要到位,臍窩里面和臍帶根部要記得消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