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吃奶嗆到會怎樣?新生兒喝奶粉被嗆到這個問題說大可大,說小可小,嚴重的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重大影響,所以媽媽們要引起重視。那么新生兒嗆奶的后果有哪些呢?

若是輕微的嗆奶,通常寶寶會自行調適呼吸及吞咽的動作,危險性較小,家長注意觀察呼吸狀況及膚色即可。但是嗆奶情況較嚴重的話,可能會以引起支氣管炎或肺炎;
此外,家長更要留心的是,嗆奶的奶量過大或有奶塊時,則會直接堵塞寶寶的呼吸道,造成缺氧,可能導致腦神經(jīng)中樞后遺癥,甚至致命。

1、寶寶喝奶時姿勢不佳,使得奶水直接進入呼吸道;
2、嬰兒的胃容量太小,或食道、噴門括約肌不成熟,無法緊閉,以致奶水逆流回食道(吐溢奶),如果這時寶寶正在吸氣,就會造成嗆奶;
3、奶嘴孔洞太大或者媽媽的母乳充足,寶寶來不及吞咽,多余的奶水便進入氣管;
4、寶寶太餓了,吃奶的時候過于著急,而引起的嗆奶的發(fā)生。

1、豎著抱起
及時把寶寶的頭側向一邊,不要讓奶嗆入喉管。喂奶后將寶寶豎著抱起,把他的頭依在大人的肩膀上,然后用一只手輕拍寶寶的背部。
2、保持良好環(huán)境
寶寶喝奶粉時,請給寶寶一個舒適、無煙的環(huán)境,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煤氣、塵煙等刺激。
寶寶容易被嗆到有可能是和室內的環(huán)境相關聯(lián),呼吸不順暢,導致嗆到。媽媽們可以給寶寶適當喝些溫開水,還要注意給寶寶保暖。
3、保持正確的喂奶姿勢
錯誤的喂奶姿勢可能會讓寶寶喝奶時嗆到,所以建議媽媽們要保持正確的喂奶姿勢。
正確姿勢:
嬰兒體位傾斜30度,喂完后豎抱起來,趴在寶媽肩頭,然后輕拍他的后背把奶嗝拍出來,3個月時候的不好拍,要耐心。寶媽走動5分鐘,溢出嬰兒胃中的氣體。拍完奶嗝后可以再抱一會兒再放躺下。
口訣是:胸貼胸,腹貼腹。就和喂母乳的姿勢差不多,只不過讓孩子的身體和面孔朝上而已,不要太豎。
另外,晚上喂奶,也應該抱起來喂。
4、慢點喂
喝慢點,特別是剛開始寶寶看起來特別餓的樣子,總是吸的很急,容易嗆,所以喂慢點,或者等他喝了一會后把奶瓶放放,讓他喘口氣,嗆到了用拇指揉下額頭。
5、奶嘴大小要適中
媽媽們可以檢查下現(xiàn)在所使用的奶嘴大小是否合適,如果奶嘴太大可能是導致寶寶嗆奶的原因,媽媽們可以試著給寶寶換成小號的。

1、寶寶吃奶時,不要領他逗他玩。
2、寶寶吃奶時,母親要用中指或食指,壓著乳頭的根部,即可防止堵塞寶寶的鼻孔也可減少奶水的流量,還可控制寶寶的吃奶速度。
3、寶寶剛吃奶三四嘴時,將奶頭拔出,停頓一下再喂。
4、注意寶寶吃奶的姿勢,不要叫他仰著頭吃奶,要低著頭。大人坐著時,身體要向后仰,寶寶的嘴向下,或是平行。
5、喂寶寶不要太飽,吃奶后讓寶寶趴在肩上,輕輕地拍幾下后背,讓寶寶打個嗝,以防溢奶。

1、避免吸入空氣
如果寶寶是母乳喂養(yǎng),吸進空氣可能是因為寶寶的嘴含乳頭的部位不適當,也可能是由于奶水不規(guī)律的流出所致。如果寶寶還沒有接觸到乳頭,奶水便涌出,可在給寶寶喂奶之前,擠出部分奶水。
喂奶時間的間隔不要太長,因為嬰兒饑餓時可能因大哭而吞進很多空氣,也可能因饑餓吃得太快而咽進空氣。
2、讓寶寶吐出空氣
一些專家建議喂一會兒奶便可讓嬰兒停下來以排出吸進去的空氣,而另一些專家則認為這沒有必要,尤其是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每個嬰兒對此都有自己的好惡,有的寶寶可能不喜歡在吃奶時被打斷,如果中途打斷他,他可能會憤怒地大叫;他也可能中途需要停下來打個嗝。新媽媽將很快知道自己的寶寶喜歡如何做了。
如果嬰兒因吸進空氣而感到不適,而他自己又不能吐出來的話,請把他放在自己的大腿上,使他稍向前傾,將手放在嬰兒的頦下,支持著嬰兒的頭;或者使嬰兒靠在媽媽肩部豎起來,手頭準備一塊干凈的毛巾,或拎起自己的衣服以防孩子吐奶。另外,輕輕地拍打嬰兒的背部可能有助于嬰兒吐出空氣。如果嬰兒在這種位置仍不能吐出吞進的空氣的話,讓嬰兒面向下趴在媽媽大腿上,輕揉他的背部。如果寶寶常常吸進空氣而又不能容易的吐出,可以向衛(wèi)生保健專業(yè)人員學習一些嬰兒的按摩技術。
如果寶寶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就不要浪費時間讓孩子打嗝。或者孩子更喜歡等1~2小時后自己打嗝。
3、吐奶
大部分嬰兒在吞進空氣或躺下的時候都可能偶爾吐少量的奶,這僅僅是因為新生兒身體發(fā)育不成熟的緣故,新生兒胃與食管的連結部的肌肉協(xié)調性較差。另外,嬰兒在吃奶時或吐出氣體之后都可能吞進許多氣體,而他們僅僅吐出少量的奶與氣體。只要寶寶狀況良好,體重增加,僅僅吐點奶是不必擔憂的。可以在寶寶吃完奶后把他放在嬰兒車上,讓他坐直,這樣可有助于防止嬰兒吐奶。一旦嬰兒長至6個月時,增加一些固體食物少喝點奶,那時任何吐奶問題都將解決。
如果嬰兒頻繁或嚴重的吐奶,或似乎有疼痛的感覺時,那就有可能患病了,例如胃的感染或不適,應找醫(yī)生咨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