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讀音是:【zēng jī】,“曾幾”的“幾”應該讀作“jī”。曾幾,字吉甫,其名與字之間的關(guān)系源于《易·系辭下》:“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在這里,“幾”的意思是“細微的跡象,事情的苗頭或預兆”,此義項在《漢語大字典》里收入“jī”的讀音下,因此“曾幾”的“幾”應讀“jī”。

1、曾幾簡介
曾幾(jī)(1084—1166),字吉甫、志甫,自號茶山居士,謚號文清。南宋詩人。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jiān)、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其詩的特點講究用字煉句,作詩不用奇字、僻韻,風格活潑流動,詠物重神似。另外,其詩風格清淡,詞意明白,語言流爽輕快,形象也較為生動,內(nèi)容多寫個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寫愛國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2、曾幾人物生平
宋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將仕郎。試吏部優(yōu)等,賜上舍出身,擢國子正兼欽慈皇后宅教 授。遷辟雍博士,除校書郎。歷應天少尹。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提舉淮東茶鹽。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改提舉湖北茶鹽,徙廣西運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紹興八年(1138年),會兄開與秦檜力爭和議,兄弟俱罷。逾月復廣西轉(zhuǎn)運副使,得請主管臺州崇道觀,僑居上饒七年,自號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檜卒,起為浙東提刑。明年改知臺州。二十七年召對,授秘書少監(jiān),擢權(quán)禮部侍郎。以老請謝,提舉洪州玉隆觀。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以左通議大夫致仕。乾道二年(1166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
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jīng)學道之余,發(fā)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