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孔融讓梨的故事簡介
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遵守公序良俗。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教育人們凡事應該遵守公序良俗。《三字經(jīng)》中“融四歲,能讓梨”即出于此。孔融讓梨,是指孔融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把大個的梨讓給哥哥吃的故事。
2、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一天,家里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也不撿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
父親看見了心里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情!就故意問孔融,“這么多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卻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最小的,大的讓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你還有個弟弟,弟弟不是比你還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讓給小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的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個好孩子!”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面讓哥哥,下面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所以這個故事雖然很老很老了,可一直講到現(xiàn)在。
3、孔融讓梨的啟示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經(jīng)典故事之一,他告訴人們要學會孝親敬老,懂得尊重,不要自私自利。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遵守公序良俗。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融于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