峙字是一個(gè)多音字,讀音是[zhì] 或[shì],當(dāng)讀作[ zhì ] 時(shí),直立,聳立:~立。對(duì)~(相對(duì)而立)。兩峰相~。當(dāng)讀作[ shì ] 時(shí),〔繁~〕地名,在中國山西省。

常用詞組
峙立 zhì lì
聳立
例:兩山隔河峙立。
岳峙 yuè zhì
謂如高山聳立。
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以岳峙獨(dú)立者,為澀吝疏拙;以奴顏婢睞者,為曉解當(dāng)世。”
鶴峙 hè zhì
猶鶴立。
唐 于邵 《送陳留李少府歸上都序》:“瑩若玉立,蹌然鶴峙。”
竦峙 sǒng zhì
聳立;挺立。
東漢曹操 《觀滄海》詩:“東臨碣石 ,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含有“峙”的詩句有:
1、五山始峙而不動(dòng)。——《列子·湯問》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步出夏門行》
3、六國互峙。——晉·潘岳《為賈謐作贈(zèng)陸機(jī)》
4、峙乃糗糧。——《書·費(fèi)誓》
5、以峙其峙。——《詩·大雅·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