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的幼蟲稱為孑孓,讀音是:[jié jué]。孑孓用吸管呼吸。攝食有機物及微生物,口的刷毛會產(chǎn)生水流,流向嘴巴。這個時期約維持10~14天,經(jīng)4次蛻皮后變成蛹。
初孵出的幼蟲長約1.5mm,幼蟲共分四齡。經(jīng)3次蛻皮,成為第四齡幼蟲時,體長可較第一齡幼蟲增長8倍。幼蟲體分為頭、胸、腹3部,各部著生毛或毛叢。頭部有觸角、復眼、單眼各1對,口器為咀嚼式,兩側(cè)有細長密集的口刷,借助口刷的迅速擺動以攝取水中的食物。

擴展資料
孑孓生活習性:孑孓(jié jué)由雌蚊在淡水中產(chǎn)的卵孵化而成。其胸部較頭部及腹部寬大,游泳時身體劇烈的左右扭動,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動,以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呼吸空氣。
如庫蚊(家蚊)的孑孓尾端具有1條長呼吸管,管端為呼吸器的開口。呼吸時,身體與水面成一角度,使呼吸管垂直于水面;按蚊(瘧蚊)無呼吸管。
孑孓尾端的呼吸器開口于身體表面,呼吸時身體與水面平行;若受驚,則馬上潛入水底。孑孓經(jīng)3次蛻皮后發(fā)育成蛹,初期蛹仍可活動,將羽化時則基本不可動,而后羽化為成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