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起源于中國,中國風箏有悠久的歷史。據(jù)說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兩千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制成木鳥,研制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后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zhì)。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shù)后,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故稱為“紙鳶”。

7一9歲兒童畫《小孩放風箏》
年齡:7-8歲
課時:120分鐘
工具材料:
馬克筆繪畫紙、馬克筆、鉛筆、橡皮、勾線筆。
繪畫步驟參考

首先我們先定出畫面的構(gòu)圖
先定出前面的草叢和后面的土地位置
然后我們再畫出兩個小孩子
注意孩子面部表情的區(qū)分和歡快喜悅之情的表達
接著畫出左邊的樹和樹葉
再添加出小男孩手上的風箏軸
和飄在天空中的風箏
最后再添加上嘰嘰喳喳的小鳥
使得畫面更加生動豐富

我們用黑色馬克筆小頭勾勒出畫面清晰的輪廓
然后用黑筆大頭沿著畫面外輪廓勾勒一遍
使得畫面更加主次分明
接下來就可以給畫面上色了

天空整體鋪出藍色
草地用綠色描繪
前面的草叢注意與后面的草地顏色的區(qū)分
前面的草叢是近景我們可以描繪的更加豐富一些
這樣最終畫面層次感才會顯得比較豐富

最后我們給人物鋪上顏色
兩個小孩服裝的顏色我們用冷色和暖色表示
接著我們再給其他物體上色完成
這樣一幅有趣的踏春游玩圖就創(chuàng)作完成了
現(xiàn)在趕緊開始你們的繪畫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