篪的讀音是:[chí],篪是一種漢民族的傳統(tǒng)古樂器,橫吹竹制吹管樂器。形似于笛,與笛不同是兩端都是封閉的,而且吹孔與指孔不在一個平面上,無膜孔而“有底”。宋代陳旸《樂書》:“篪,有底之笛也,橫吹之。”其音色悲,能與塤很好的相合。常用“伯氏吹塤,仲氏吹篪”形容兄弟和睦。篪,渾厚、文雅而莊重,是我國古代雅樂主要樂器之一。

基本解釋
1.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2.古代一種用竹管制成像笛子一樣的樂器,有八孔。
篪 chí
詳細解釋:
1.(形聲。從竹,虒(sī)聲。本義:古時候一種用竹管制成的樂器)
2.同本義。有八孔,橫吹。唯其開孔數(shù)及尺寸古書記載不一。如:篪塤(篪與塤。皆古樂器)
3.泛指吹管樂器 快馬健兒,不知老嫗吹篪。——《洛陽伽藍記》
組詞
1.云篪[yún chí]
有云狀紋飾的管樂器。
2.吹篪[chuī chí]
吹奏篪管。 篪,古代管樂器,形如笛,有八孔。《詩·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伍子胥 ﹞鼓腹吹篪,乞食於 吳市 。”后世行乞或相沿吹篪。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法云...
3.篪塤[chí xūn]
篪與塤。皆樂器。
4.塤篪[xūn chí]
亦作“ 壎箎 ”。 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2.塤﹑篪皆古代樂器,二者合奏時聲音相應和。因常以"塤篪"比喻兄弟親密和睦。
5.笙篪[shēng chí]
笙和篪,均古管樂器。篪,竹制,單管橫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