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xiàn)出了一批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難時刻,用他們稚嫩的肩膀和父輩一起承擔起了沉重的抗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小兵張嘎的故事,我們要認識的小英雄是小兵張嘎。

小英雄小兵張嘎的故事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惟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yǎng)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
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鐘叔,嘎子歷經(jīng)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zhí)行任務時,表現(xiàn)得勇敢、機智。
在一次戰(zhàn)斗中,他繳獲了敵人的一枝手槍,偷偷把槍藏進老鴰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傷未痊愈,就偷偷離開養(yǎng)傷的老鄉(xiāng)家在歸隊的途中被捕。當敵人拷問時,他英勇反抗,堅強不屈。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里面放火,發(fā)揮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終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鐘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zhàn)斗結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鴰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交公,隊長則正式宣布把手槍發(fā)給他使用。嘎子心滿意足,便將自己珍愛的木制小手槍送給了好朋友胖墩。
有一次,在圍剿日本鬼子時,日本鬼子大隊長齋藤乘著混亂逃跑了,嘎子和其他三個小伙伴去抓他。嘎子先用木頭手槍頂著齋藤的后背大聲地說:“把槍放下,不然我就要開槍了。”齋藤以為是真槍,就慢慢地舉起了雙手把槍放在了地上,嘎子他們就這樣押著他回八路軍駐地,在路上齋藤乘著四個小伙伴不注意時,逃進了蘆葦叢中。這下把嘎子他們急壞了,最后他們想齋藤應該跑不遠,決定回駐地找。
在經(jīng)過村口的井邊時,他們注意到井邊沒人,井繩卻在往下轉動,嘎子對著小伙伴說:“這里肯定有問題。”他們對著井里大聲叫喊,但沒人回答。這時,嘎子靈機一動,和二個男孩子一起對著井里灑起了尿,只聽井里傳來了:“別尿了,我出來。”原來是齋藤被嘎子他們的尿給熏了出來。
聞訊而來的八路軍指導員直夸嘎子和他的伙伴們了不起,這也成為了抗日時期的一段佳話。
小編說:
小兵張嘎的機智勇敢、寧死不屈讓我們深受感動。在那個年代,他是和我們現(xiàn)在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可是他吃不飽,穿不暖,更不要提上學了。就是在這種艱苦的情況中,他樂觀勇敢地生活著、戰(zhàn)斗著!與他相比,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好多了,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所以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面對困難要敢于挑戰(zhàn),沉著冷靜,頑強拼搏!要把愛國之情體現(xiàn)在自己的行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