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
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幼名犬子,因慕戰(zhàn)國時人藺相如其人其事,改名為相如,又贊孫武,遂字長卿,蜀郡安漢(今四川蓬安)人,西漢辭賦家。
卓文君,漢代才女,西漢臨邛(屬今四川邛崍)人,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家中富貴。她是漢臨邛大富商卓王孫女,好音律,新寡家居。
一個才子,一個佳人。"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凰,有艷淑女在此房,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為鴛鴦。"他們的愛情就是從一曲“鳳求凰”開始的。
景帝中元六年,司馬相如回到蜀地。蜀地有個富豪叫卓王孫,卓王孫,秦時被從趙國發(fā)到四川。到了四川之后就辦起了冶煉企業(yè)。很快卓王孫就富甲天下了。這天,卓王孫宴請縣令王吉和司馬相如還有一些達官貴人,席間王吉請風度翩翩堂堂儀表的司馬相如彈一曲助興。司馬相如琴藝精湛,琴聲悠揚如癡如醉一曲“鳳求凰”博得眾人的贊嘆,卓文君聽罷便為此傾倒。
卓文君是卓王孫的女兒,剛死了夫婿,被卓王孫接回了家,當她聽到這如癡如醉的琴聲,便隔著簾偷窺彈琴的司馬相如,見他相貌堂堂,于是就對司馬產生了愛意。從那以后兩人經(jīng)常來往。在一天夜里,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偷偷地私奔了。去了成都結了婚。
卓王孫對于女兒的這種丟人的行為,氣得是暴跳如雷,發(fā)下話不許家人卓文君一文錢。司馬相和卓文君日子過的很窘迫,到后來窮得沒法過下去了。他們便在街上開了一家酒店,卓文君放下了大家閨秀的身價,在柜臺內賣酒,司馬相如則是端酒送菜,兩個才子佳人做起了小買賣。日子雖然清苦道也是快樂。后來卓王孫不忍心女兒受苦便給了卓文君一些錢財。
但是后來司馬相如還是辜負了卓文君的一片癡情,卓文君作《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
皎若云中月。
聞君有兩意,
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
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止,
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
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離。
竹桿何裊裊,
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義氣,
何用錢刀為?”
據(jù)說司馬相如被封為中郎將時,自覺自己身份倍增,不再是窮困潦倒的他了,就想要休掉卓文君。于是給卓文君寫了一封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并告訴送信之人要卓文君立刻回信。卓文君罷信,十分傷心。提筆寫道:
一別之后
二地懸念
只說是三四月
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
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
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系念
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言千語說不盡
百無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幾斷
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司馬相如看到卓文君的回信非常驚詫,卓文君的才思如此的敏捷還有她對自己的一往情深,這使得司馬相如自嘆不如,羞愧不已,便打消了休妻的念頭。終于用駟馬高車,親自回鄉(xiāng),把文君接往長安。
如今,邛崍縣城里,"文君井"、"琴臺"古跡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