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空巷,漢語成語,拼音是wàn rén kōng xiàng,意思是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里出來了。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出自宋·蘇軾《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

巷:胡同,指房子與房子之間的通道。空巷:街道里巷里的 人全部走空。意思是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里出來了。指成千上萬的人涌向某處(參加盛典或觀看熱鬧兒),使里巷空闊冷落。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的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居民的情景。常被誤用為街巷空空無人之意。
近義詞:人山人海、萬頭攢動
反義詞:窮鄉(xiāng)僻壤、十室九空
宋·蘇軾《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簡介: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luán)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此時路旁看的,幾于萬人空巷,大馬路雖寬,卻也幾乎有人滿之患。(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回)
喜訊傳來,首都北京城萬人空巷,人們興高采烈走上街頭,在廣場舉行慶祝游行。
人民英雄的遺體今天運回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的居民,無論男女老少,都早早的出門來為他送行,真是萬人空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