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鳳來儀,漢語成語,拼音是yǒu fèng lái yí,意思是指古時吉祥的征兆。出自《尚書·益稷》。

鳳:鳳凰,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儀:儀容。指古時吉祥的征兆。
近義詞:鳳凰來儀、鳳皇來儀、天降祥瑞
出處
《尚書·益稷》: “下管鼗(táo)鼓,合止柷敔(zhù yǔ),笙鏞(yōng)以間。鳥獸蹌蹌;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譯文:
《尚書·益稷》: “廟堂下吹起管樂,打著小鼓,敲柷作為演奏樂曲的開始,笙和大鐘交替演奏,敲敔作為演奏樂曲的結束。扮演飛禽走獸的舞隊踏著節(jié)奏跳舞,韶樂變換演奏九曲后,扮演鳳凰的舞隊成雙成對的出來跳舞。”
春秋時期,秦穆公有一個女兒名叫弄玉。天生麗質、聰明伶俐。在她生的那一年,有人獻上玉璞一塊,經能工巧匠雕琢成碧綠的美玉。在小女孩百天的時候抓周,什么東西都不要,單單取那塊美玉來玩。怎么讓她放手都不放,因此穆公給她取名為弄玉。
弄玉慢慢的長大,變得越發(fā)的漂亮聰明。她特別喜歡吹笙,可是說來奇怪,她吹笙是無師自通,而且吹出來的音樂無比的動聽。秦穆公讓能工巧匠把那塊碧玉雕成玉笙,每當弄玉吹起來的時候,就像鳳凰鳴叫那么好聽。穆公最愛弄玉,給她筑樓建館,樓曰“鳳樓”。樓前又搭高臺,叫做“鳳臺”。
很快弄玉就到了出嫁的年紀,秦穆公為了給自己的寶貝女兒找一個好夫君,一直在到處物色人選,可以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
一天夜里,弄玉在"鳳樓"上吹笙,遠遠好似有人跟她一起和聲,余音美妙,如游絲不斷。此后弄玉茶飯不思。
秦穆公眼見女兒日漸消瘦,忙問起緣由,弄玉就把他所遇到的吹簫男子事情跟秦穆公說了,秦穆公聽了后便馬上命人到太華山去找到了那個吹玉簫的男子,原來他的名字叫蕭史。
秦穆公見到蕭史后感到很滿意,于是弄玉跟蕭史便在中秋這一天結為了夫妻。后來他們的生活過得美滿幸福。就這樣日子很快過了半年,有一天弄玉跟蕭史在一起吹簫、笙,突然有一條赤龍和彩鳳飛落在蕭史的身邊,簫史這時對弄玉說道:“我是天上的神仙,不能在人間長留,現在必須回到天庭去了。”
弄玉不想與簫史分離,于是二人一起去跟秦穆公道別,秦穆公無法違背天意只能讓夫妻二人回到天庭。于是蕭史乘著赤龍弄玉駕著彩鳳向天庭騰空而去。
后人根據這個故事總結出成語“ 有鳳來儀 ”,用來指吉祥的征兆。
寶玉道:“這太板了。莫若‘有鳳來儀’四字。”
紅塵流水,卻是那么奇妙,便是游龍驚濤,有鳳來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