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口蜜腹劍的意思和故事,口蜜腹劍的主人公是誰?口蜜腹劍指口中說話極親切,心計多端圖謀害人。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口蜜腹劍由來的故事吧!

唐玄宗做了二十多年太平天子,漸漸滋長了驕傲怠惰的情緒。他想,天下太平無事,政事有宰相管,邊防有將帥守,自己何必那么為國事操心。于是,他就追求起享樂的生活來。
宰相張九齡看到這種情況,心里挺著急,常常給唐玄宗提意見。唐玄宗本來很尊重張九齡,但是到了后來,對張九齡的意見也聽不進去了。
有一個大臣李林甫,是一個不學(xué)無術(shù)的人。他什么事都不會,專學(xué)了一套奉承拍馬的本領(lǐng)。他和宮內(nèi)的宦官、妃子勾結(jié),探聽宮內(nèi)的動靜。唐玄宗在宮里說些什么,想些什么,他都先摸了底。等到唐玄宗找他商量什么事,他就對答如流,簡直跟唐玄宗想的一樣。唐玄宗聽了挺舒服,覺得李林甫又能干,又聽話,比張九齡強多了。
唐玄宗想把李林甫提為宰相,跟張九齡商量。張九齡看出李林甫不是正路人,就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宰相的地位,關(guān)系到國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為相,只怕將來國家要遭到災(zāi)難。”
這些話傳到李林甫那里,李林甫把張九齡恨得咬牙切齒。朔方(治所在今寧夏靈武)將領(lǐng)牛仙客,目不識丁,但是在理財方面,很有點辦法。唐玄宗想提拔牛仙客,張九齡沒有同意。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說:“像牛仙客這樣的人,才是宰相的人選;張九齡是個書呆子,不識大體。”
有一次,唐玄宗又找張九齡商量提拔牛仙客的事。張九齡還是不同意。唐玄宗發(fā)火了,厲聲說:“難道什么事都得由你作主嗎!”
唐玄宗越來越覺得張九齡討厭,加上聽信了李林甫的誹謗,終于借個因頭撤了張九齡的職,讓李林甫當(dāng)宰相。
李林甫一當(dāng)上宰相,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唐玄宗和百官隔絕,不許大家在玄宗面前提意見。有一次,他把諫官召集起來,公開宣布說:“現(xiàn)在皇上圣明,做臣下的只要按皇上意旨辦事,用不到大家七嘴八舌。你們沒看到立仗馬(一種在皇宮前作儀仗用的馬)嗎?它們吃的飼料相當(dāng)于三品官的待遇,但是哪一匹馬要是叫了一聲,就被拉出去不用,后悔也來不及了。”
有一個諫官不聽李林甫的話,上奏本給唐玄宗提建議。第二天,就接到命令,被降職到外地去做縣令。大家知道這是李林甫的意思,以后誰也不敢向玄宗提意見了。
李林甫知道自己在朝廷中的名聲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強的,他就千方百計地把他們排擠掉。他要排擠一個人,表面上不動聲色,笑臉相待,卻在背地里暗箭傷人。
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樓上隔著簾子眺望,兵部侍郎盧絢騎馬經(jīng)過樓下。唐玄宗看到盧絢風(fēng)度很好,隨口贊賞幾句。第二天,李林甫得知這件事,就把盧絢降職為華州刺史。盧絢到任不久,又被誣說他身體不好,不稱職,再一次降了職。
有一個官員嚴(yán)挺之,被李林甫排擠在外地當(dāng)刺史。后來,唐玄宗想起他,跟李林甫說:“嚴(yán)挺之還在嗎?這個人很有才能,還可以用呢。”
李林甫說:“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聽一下。”
退了朝,李林甫連忙把嚴(yán)挺之的弟弟找來,說:“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見皇上嗎,我倒有一個辦法。”
嚴(yán)挺之的弟弟見李林甫這樣關(guān)心他哥哥,當(dāng)然很感激,連忙請教該怎么辦。李林甫說:“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說他得了病,請求回京城來看病。”
嚴(yán)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請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著奏章去見唐玄宗,說:“真太可惜,嚴(yán)挺之現(xiàn)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
唐玄宗惋惜地嘆了口氣,也就算了。
像嚴(yán)挺之這樣上當(dāng)受騙的還真不少。但是,盡管李林甫裝扮得怎么巧妙,他的陰謀詭計到底被人們識破。人們就說李林甫這個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著劍”(成語“口蜜腹劍”就是這樣來的)。
李林甫當(dāng)了十九年宰相,一個個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批批鉆營拍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就在這個時期,唐朝的政治從興旺轉(zhuǎn)向衰敗,“開元之治”的繁榮景象消失,接著出現(xiàn)的就是“天寶之亂”(天寶是唐玄宗后期的年號)。
拓展
口蜜腹劍,指口中說話極親切,心計多端圖謀害人。出自于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元年》:“ 李林甫 為相……尤忌文學(xué)之士,或陽與之善,啗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 李林甫 ‘口有蜜,腹有劍’。”意思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多指蛇蝎心腸的人。 明 王世貞 《鳴鳳記·南北分別》:“這廝口蜜腹劍,正所謂慝怨而友者也。”

【解釋】:嘴上說的很甜美,凡里卻懷著害人的主意。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出自】:《資治通鑒·唐紀(jì)·玄宗天寶元年》:“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示例】:這廝~,正所為慝怨而友者也。◎明·王世楨《鳴鳳記》第二十五出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出 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李林甫為相……尤忌文學(xué)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例 句:你可要提防這種~的“朋友”。
近義詞:佛口蛇心 言不由衷 口是心非 陽奉陰違 嘴甜心苦 甜言蜜語 心口不一 綿里藏針 兩面三刀 笑里藏刀 刀頭之蜜
反義詞:苦心婆心 心直口快 心口如一 嘴硬心軟 苦口婆心 良藥苦口

口蜜腹劍主人公: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隴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曾孫,畫家李思訓(xùn)之侄。
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歷任千牛直長、太子中允、太子諭德、國子司業(yè)、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黃門侍郎,后以禮部尚書之職拜相,加授同三品。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張九齡,升任中書令(右相),后進封晉國公,又兼尚書左仆射。天寶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贈太尉、揚州大都督。后被楊國忠誣告謀反,遭削官改葬,抄沒家產(chǎn),子孫流放。
李林甫擔(dān)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大權(quán)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dǎo)致綱紀(jì)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被認為是使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關(guān)鍵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