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故事和意思 主人公是誰,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出自《史記•淮陰候列傳》: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千萬。”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楚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擒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漢朝初期,韓信是漢王劉部的大將,他領(lǐng)兵打了不少勝仗,為劉邦消滅項羽,建立漢朝,立下蓋世奇功,因此封為楚王。后來因為有人告發(fā)他謀反,劉邦將他擒住,帶到洛陽。不久,劉邦赦了他的罪,封他為淮陰侯。
韓信遭遇這樣的變故,心情非常憂郁,經(jīng)常稱病不去朝見劉邦,可是,劉邦卻時常找他閑談,談?wù)摳魑淮髮⒌牟拍苋绾巍S幸淮危瑒顔栱n信說:“你看我能夠領(lǐng)多少兵指揮作戰(zhàn)啊?”韓信直率地說:“陛下您不過可以指揮十萬兵馬!”劉邦又問韓信:“那么你可以領(lǐng)多少兵呢?”韓信毫不客氣地說:“那是越多越好啊!”劉邦聽了他的話,禁不住笑了,說;“既然你那么能干,為何反而被我擒住了呢?”韓信爭辯說:“這是兩回事呀,您不能帶兵,卻善于用將啊,這正是我被您擒住的緣故。況且,您的成功是老天授與的,并不是人力所能及的呀!”
公元前一九七年,陳稀起兵謀反,劉邦親自領(lǐng)兵馬去討伐,韓信稱病沒有隨從,次年,呂后與丞相蕭何定計,將韓信騙進長樂宮內(nèi)殺掉。

【解釋】:“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意思:益,更加。這則成語故事的意思是指韓信統(tǒng)率兵馬,越多越好。也可用作“韓信將兵”或“多多益善”。古代是用來對韓信統(tǒng)帥兵馬才干的贊譽。現(xiàn)代多用來形容數(shù)量越多越好。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臣多多益善耳。”
【示例】:這位公子卻有錢癖,思量~,要學我這燒爭之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分句;含褒義
出 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例 句:一個人身上不可能沒有缺點而都是優(yōu)點,但優(yōu)點應(yīng)該~。
近義詞:越多越好 多多益辦 貪得無厭 韓信將兵 貪多務(wù)得
反義詞:清心寡欲 寧缺勿濫 不忮不求 寧缺毋濫 適可而止

多多益善主人公:韓信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漢初三杰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quán)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為“兵仙”、“神帥”。
秦末,參加反秦斗爭,投奔項梁、項羽,沒有得到任用。轉(zhuǎn)投劉邦,經(jīng)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后經(jīng)蕭何保為大將,為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劉邦兵敗于彭城后,韓信先破楚軍于京、索之間,平定魏豹。請命北伐拿下代國,背水一戰(zhàn)擊敗趙國,派人降服了燕國。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楚國騎兵,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劉邦成皋兵敗后,奉命攻打齊國都城臨淄,并在濰水之戰(zhàn)全殲龍且二十萬楚軍。開始進攻楚國,刺破項羽與劉邦簽訂鴻溝協(xié)議。劉邦聽從張良、陳平的計策撕毀鴻溝協(xié)議,追擊項羽反而失敗。漢五年,帶兵會師垓下,圍殲楚軍,導致項羽自刎。解除兵權(quán),徙為楚王,貶為淮陰侯。 呂后與蕭何合謀,誘殺于長樂宮鐘室,夷滅三族。
“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作為統(tǒng)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名聞海內(nèi),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聯(lián)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并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