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文化進校園手抄報內(nèi)容圖片,清正廉潔是每一個官員最好的名聲,對于老百姓來說,清正廉潔的官員才是真正的好官,所以我們要讓大家認識到廉潔的重要性,懂得在生活中融入廉潔。

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fā)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guān)系,結(jié)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高宗很可憐他,于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晏嬰一裘
春秋齊景公時,齊國的良相晏嬰一生崇尚節(jié)儉。他平日粗茶淡飯,妻室只著布衣,從不奢望絲綢。晏嬰自己有一狐裘,一直穿了三十年,別人譏笑他,他卻泰然處之。景公稱贊他勤政廉潔,并賜給他千金之裘,但他卻堅持不接受。
兩袖清風的于謙
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shù)氐慕伵痢⒛⒐健⒕€香等土特產(chǎn)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詩中體現(xiàn)的是剛烈之氣。

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jiān)經(jīng)過這里,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lǐng)取庫金的官府印券。”太監(jiān)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jiān)聽后,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手好不錢
清乾隆進士王杰為人剛直敢言,不附權(quán)貴。當時和珅在朝中專權(quán),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與其據(jù)理力爭。有一次,議政完畢,和珅有意戲弄王杰,拉著他的手說:“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顏厲色地回答道:“王杰手雖好,但不能要錢耳!”和珅羞愧而去。
馬寅初拒賄
我國現(xiàn)代著名經(jīng)濟學家、社會活動家馬寅初解放前曾擔任浙江省財政廳長。有一天,德清縣有一個想當縣長的人托人將一千大洋送給馬寅初,請馬寅初開開后門,讓他就任某縣縣長。馬寅初勃然大怒,罵道:“不要臉的東西,這種人今天能用錢打關(guān)節(jié),真的當了縣長,一定是個貪官。憑這一條,他就不能當縣長。立即吩咐來人把錢退回。

周恩來總理的衣服
周總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補,補了再補(有許多補丁),已經(jīng)磨得沒有絨了仍舍不得丟棄。一件襯衣已經(jīng)舊得換了袖口領(lǐng)子,一件衣服補得顏色已經(jīng)不一了,他還在穿,當別人要求他換新的時候,他總是說:“舊的還可以再穿。”
“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
當年在國務(wù)院會議廳入口處,有一塊鐫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這是總理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的寫照。在國務(wù)院的會議廳,人們不止一次地聽到總理拒絕裝修會議廳的建議,總理說:“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
1959年,在大躍進的氣氛下,水利部未經(jīng)報告請示,在密云水庫附近興建一座水利建設(shè)成就展覽館。有一天,在西花廳開會,總理突然轉(zhuǎn)過頭向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說:“錢正英,賀老總告訴我,你們在密云水庫那里修建一個相當高級的樓,有沒有這回事?”錢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覽館。”總理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輕聲地說了一句:“沒有想到你們也會辦這種事。”錢聽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樣難受。如果按某些干部的想法,總理既未嚴厲批評,又未責成處理,既無紀委處分的威懾,更無丟官的危險,完全可以蒙混過關(guān)。但在周總理偉大人格的感召下,錢回部后,立即在黨組會上作了傳達。水利部黨組隨即決定:將這座價值400多萬元的建筑,無償轉(zhuǎn)讓給第一機械工業(yè)部一個研究所,并向中央寫了一個深刻檢查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