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七夕節(jié),相信大家總會想到牛郎和織女的鵲橋相會,這可是一個流傳千古的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那么下面就是寶貝網(wǎng)小編整理的鵲橋相會的完整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民間故事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jīng)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因為他經(jīng)常放牛,與牛為伴,人們都叫這個小伙子牛郎。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fā)皆白的老人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dāng)?shù)弥脑庥龊螅χ鴮λf:“別難過,在伏牛山里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yǎng)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于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喂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guī)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早晨為老牛采接各種花兒上的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牛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shè)法相救。嫂子最后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牛郎照看那頭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總是挑最好的草地,讓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牽著它到小溪上游,去喝最干凈的溪水。那頭老牛跟他很親密,常常用溫和的眼光看著他,有時候還伸出舌頭舔舔他的手呢。
一天晚上,牛郎走進牛棚,忽然聽到一聲“牛郎!”是誰叫他呢?回頭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來是老牛在講話。老牛讓他在第二天黃昏的時候,翻過右邊那座山,山邊有一個湖,每天黃昏會有七個仙女下到這個湖里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那個仙女無法返回天宮,就會留下來作他的妻子。
聽了老牛的話,牛郎果然偷偷藏起其中一位仙女的衣裳。等到仙女們洗完澡要回天宮時,年紀(jì)最小的織女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衣裳不見了,急得哭了起來。這時牛郎捧著她的衣裳出現(xiàn),要求織女答應(yīng)作他的妻子才把衣裳還給她。織女看牛郎忠厚老實,便含羞的答應(yīng),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并教大家養(yǎng)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jié)婚后,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云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xiàn)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從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這邊,織女在天河的那邊,兩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們就成了天河兩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
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鵲橋相會。
后來,每到農(nóng)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jié)。
牛郎的簡介
牛郎織女,據(jù)《蘭軒沯記》記載,牛郎姓龔名季,恭州津琨雙鳳人(今重慶市江津區(qū)四面山鎮(zhèn)雙鳳村)據(jù)地方縣志記載雙鳳金扁擔(dān)處鵲橋。那牛郎與織女純樸的愛情,是人們對愛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而忠厚、勤奮的牛兒,又代表著人們對勞動的熱愛和和平生活的期望……;天上人間的生離死別,鵲橋相會的幸福團圓,演繹著古老的愛情,丹陽據(jù)傳為“牛郎與織女”傳說的起源之地,因此,丹陽早年便在香草河畔建起群雕,供人們追思傳統(tǒng)文化,又紡織現(xiàn)代動人的一幕幕喜劇——據(jù)說,每年都有無數(shù)熱戀中的少男少女,來“牛郎與織女”身邊相會和喜結(jié)連理。歌頌了中國勞動人民堅貞的愛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
織女的簡介
織女別名 天孫、天仙娘娘、七星娘娘。織女是中國古代神話中,代表織女星的女神,編織云霧的女神,是紡織業(yè)者、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
她是著名的牛郎織女神話的女主角。與織女相關(guān)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七夕節(jié)。
最早記錄其身份的,是漢代《史記·天官書》:“織女,天女孫也。”
織女為一位天帝的孫女。此天帝不是玉皇。蓋因《史記》為漢代所寫,但漢代還沒有玉皇的神話。織女神話出現(xiàn)早在先秦,比玉皇神話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