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發(fā)熱
當寶寶發(fā)熱時,要根據(jù)體溫的高低采取相應的措施。
1. 如果寶寶的腋溫低于38.5℃:
應采取物理降溫的方法。
如果寶寶穿的衣服太多,應適當減少衣被,寶寶發(fā)燒并不是像大人一樣捂得越嚴實、出汗越多就越容易好的。
然后可以給寶寶溫水擦浴,用溫毛巾給寶寶全身擦浴,重點部位是額頭、腋窩、后背、腹股溝等部位。
擦浴的手法也有講究,最好是用“拍拭”的手法,這樣可以避免多次擦浴導致寶寶皮膚受損。
記得給寶寶補充水分,讓寶寶多排尿也有助于降溫。物理降溫時,要記得每30分鐘給寶寶測一次體溫,并記得把腋窩的水分擦干再測。
2. 如果寶寶的腋溫大于38.5℃:
要采取物理降溫結合口服退燒藥的方法給寶寶退燒。
爸爸媽媽可以在家中常備一兩種退燒藥,比如適用于>3個月嬰兒的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6個月的布洛芬。小于3個月的嬰兒,退燒藥的服用方法要嚴格按照醫(yī)生的指導執(zhí)行。
3.如果寶寶高熱持續(xù)不退,要馬上去醫(yī)院看醫(yī)生,查明發(fā)燒的原因,對癥下藥。

二、腹瀉
寶寶大便次數(shù)增多,拉出的大便稀薄或者水較多,都是異常便便的表現(xiàn),提醒爸爸媽媽注意寶寶可能是腹瀉了。
當寶寶腹瀉了,家長要注意排查原因。
1.如果是受涼引起的腹瀉,家長要注意寶寶的保暖,摸寶寶的脖子后面會不會涼,如果感覺溫度稍低就應及時給寶寶添加衣物。
2.如果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出現(xiàn)了腹瀉,先不用停止喂奶,可以適當減少奶量,延長喂奶。媽媽還要注意調(diào)整飲食結構,避免吃太多油膩的食物或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同時在每次喂奶前,可以喝一大碗開水,以稀釋乳液,減輕寶寶的腸胃負擔。
3.如果是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出現(xiàn)了腹瀉,要根據(jù)情況來調(diào)整。
①如果寶寶偶爾出現(xiàn)腹瀉,將奶沖淡1-2天再恢復正常奶量,這樣會好消化,不會對腸胃造成太大負擔;
②如果寶寶腹瀉不是很嚴重,每天比正常次數(shù)多2-3次,沒有嘔吐,可以視情況將奶量改為1/2或1/3,等大便正常后再改回正常奶量;
③如果寶寶腹瀉比較嚴重,每日腹瀉超過10次,并且伴有嘔吐,應該暫停喂養(yǎng),禁食6-8小時,最長時間不超過12小時。在此期間要給寶寶隨時喂些淡鹽水等,保證水分的供應。待情況好轉(zhuǎn),逐漸過渡到?jīng)_淡的牛奶等,等腹瀉完全好轉(zhuǎn)再回復正常的飲食。
4.寶寶腹瀉還需要注意及時給寶寶更換尿布并擦凈皮膚,避免屁股皮膚紅腫。并且要記得給寶寶補充水分,防止因腹瀉過多引起脫水。
三、便秘
寶寶大便干結不通,便便次數(shù)減少或間隔時間延長,或者想要便便但排出困難、費勁,甚至一到便便時就哭鬧,都是便秘的表現(xiàn)。
新生兒時期寶寶的便秘與喂養(yǎng)有很大的關系。
媽媽的飲食情況直接影響著母乳的質(zhì)量,如果媽媽頓頓喝豬蹄湯、雞湯等富含蛋白質(zhì)、油脂的湯類,乳汁中的蛋白質(zhì)、油脂就會過多,寶寶吃后吸收不了,則可能引起排便障礙,出現(xiàn)腹瀉或便秘。
所以媽媽要保證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多喝水、粥和湯,飲食不要太油膩,以緩解寶寶便秘。
另外要注意,寶寶便秘嚴重時,媽媽不要隨便給寶寶使用通便的藥物,比如開塞露。

四、濕疹
寶寶出現(xiàn)了濕疹,寶媽們除了帶寶寶到醫(yī)院就診,堅持對癥用藥外,在生活中也要注意飲食、環(huán)境以及護理方式的變化,以免出現(xiàn)病程延長或者加重病情的情況哦。
1.喝母乳的寶寶患濕疹期間,寶媽日常應少吃辛辣刺激性和含高蛋白的食物,除牛奶、雞蛋等常見高蛋白食物外,還有乳制品,比如奶酪、酸奶以及奶油蛋糕等食物都要少吃。
2.日常護理中要注意室內(nèi)通風,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jié)裾畎W感加重。
3.避免讓寶寶接觸貓、狗、花粉、煙霧等致敏原,且避免讓寶寶穿戴含羽毛、獸毛、化纖等容易過敏的衣物。
4.如被汗?jié)n或奶漬污染的嬰兒用品,要及時更換,以免加重濕疹。
5.做好皮膚的護理,保證皮膚的潔凈,勤剪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