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盾文學獎歷年所有經(jīng)典作品
48本書全在這里
第十屆(2015-2017)
01《人世間》
這本書,簡直是另一個版本的《平凡的世界》,
把一群草根年輕人的奮斗、悲歡離合寫得淋漓盡致,
從20世紀70年代,一口氣寫到改革開放后的今天。
小編相信,70、80后一定能從中找到共鳴,
而對于年輕一代,這本書也能幫我們了解父輩的光榮與夢想,補上逝去時代的記憶。
02《牽風記》
這本書的故事背景,是1947年第二野戰(zhàn)軍千里奔襲大別山。
小說不止反思了戰(zhàn)爭和人性,
也著重描寫了戰(zhàn)爭中的愛情,寫旅長、通信員與女文化教員的悱惻交集。
蕩氣回腸中,揮灑著血色浪漫。
03《北上》
它的主角是一條運河——京杭大運河。
徐則臣用兩條時間線,分別寫下了和這條運河有關的意大利和中國,
共三代人的命運,打撈出一段百年歷史滄桑!
在小編看來,書中其實寫了兩條河,
一條是京杭大運河,另一條,則是一個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歷史長河。
04《主角》
用時髦點的話說,這是一部大女主的小說。
主人公憶秦娥,11歲進入劇團,50歲被封為“秦腔皇后”,一生飽嘗命運的作弄。
但就像書名那樣,
無論命運帶給她的是和風細雨還是驚濤駭浪,她永遠都是自己命運的主角。
05《應物兄》
這是一部當代的《儒林外史》,
講述了“儒家研究院”里,一群張口閉口經(jīng)史子集的知識分子,
在遇到一群唯利是圖的商人后所發(fā)生的啼笑皆非的事情。
作者寫這本書花了整整十三年,足足八十多萬字。
想消化完這本書,大概需要點耐心。
第九屆(2011-2014)
01《江南三部曲》
“江南三部曲”前兩部探討了中國20世紀政治現(xiàn)代性的曲折和吊詭,
而最后一部則深度審視了中國社會進入市場化時代后,
人們所面臨的巨大焦慮和失衡。
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小編真是恨不得一口氣看完!
02《這邊風景》
以新疆農(nóng)村為背景,從公社糧食盜竊案入筆,
用層層剝開的懸念和西域獨特風土人情,
為讀者展示了一幅現(xiàn)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圖。
小編真切感受到了漢、維兩族在特殊歷史時期背景下的生活面貌。
03《生命冊》
《生命冊》是其繼《羊的門》、《城的燈》之后,“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是一部自省書,也是一個人五十年的心靈史。
書中的主角是一個從鄉(xiāng)土走出來的文化人,他由鄉(xiāng)村走向城市,
由省城走向首都,由大學教師變成股市操盤手、上市公司老總......
而在這段人生歷程中,他也從困惑走向理智,從迷茫走向清醒。
04《繁花》
這是小編見過最生動的地域小說,
一打開,上海味兒立刻就出來了!
作者用上海話、口語短句,寫出了上海獨特的風情,
比如用三字經(jīng)”作、嗲、精“,就勾勒出了生動的上海女人。
而主人公們都在上海長大,上演著普通市民的家長里短。
跟隨著他們的經(jīng)歷,小編完全被帶進了上海的弄堂!
05《黃雀記》
這是由一樁上世紀80年代發(fā)生的青少年強奸案牽扯出的故事。
但與小編看過的其他刑偵犯罪小說不同,
這本書是從三個不同的當事人的視角,
寫他們后來的成長和不停的碰撞,或者說這三個受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的命運,
全篇充滿了罪與罰、自我救贖、絕望和希望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