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朝花夕拾手抄報初一,作為一名初中生,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幾篇魯迅先生所寫的名著了,《朝花夕拾》也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們對于魯迅先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朝花夕拾》這本書的存在讓我們更能了解了。


1、《朝花夕拾》內(nèi)容簡介
主要內(nèi)容
《朝花夕拾》里作者魯迅用夾敘夾議的方法,以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jīng)歷為線索,真實生動地敘寫了自己從農(nóng)村到城鎮(zhèn),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nèi)到國外的一組生活經(jīng)歷,抒發(fā)了對往昔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對舊勢力、舊文化進行了嘲諷和抨擊。
分篇簡介
⑴《狗·貓·鼠》描寫了作者仇貓的原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⑵《阿長與山海經(jīng)》記述作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表達了對她的懷念感激之情。
⑶《二十四孝圖》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的可憐的悲慘處境。
⑷《五猖會》以趕會為背景,描寫了封建制度對兒童天性的束縛和摧殘。
⑸《無常》通過描寫無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于黑暗的社會,憤慨于人世的不平。
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作者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嚴格但不乏樂趣的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
⑺《父親的病》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yī)”的行醫(yī)態(tài)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xiàn),揭示了這些人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⑻《瑣記》回憶了隔壁家表面對孩子好,其實是暗中使壞的衍太太,描寫了她是一個自私自利、奸詐、壞心眼的婦人。
⑼《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及他決定棄醫(yī)從文的原因,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切的懷念。
⑽《范愛農(nóng)》描述了范愛農(nóng)在革命前不滿舊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xiàn)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2、朝花夕拾創(chuàng)作背景
時代背景
1925年,魯迅在北京擔任大學講師期間,因支持學生運動而受到當時所謂“正人君子”的流言攻擊和排擠。1926年,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制造“三·一八”慘案。作者魯迅寫下《紀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熱情支持學生的正義斗爭,控訴北洋軍閥政府的殘暴,結果遭到當局的通緝而不得不遠走廈門避難。《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雖然都是在追憶往事,但也是“借題發(fā)揮”,影射、譏諷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
寫作時間
《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前5篇寫于北京,后5篇寫于廈門,曾先后發(fā)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總題為《舊事重提》。1927年5月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并作了《小引》,7月又寫了《后記》,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印行。


3、朝花夕拾人物介紹
阿長出自《阿長與山海經(jīng)》
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歡切切察察,而且還踩踏死魯迅喜愛的隱鼠,這些都使魯迅對她感到厭煩,但是當她真誠善良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時,如送給魯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經(jīng)》,魯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阿長是封建社會下一個典型的農(nóng)村勞動婦女,她粗壯耐勞,真誠善良。
父親出自《五猖會》
在《五猖會》中,魯迅塑造的“父親”形象似乎不近人情,與現(xiàn)實有些出入,主要是為表達主題而設置。父親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強迫孩子背書,使孩子深受打擊,留下心理陰影,從而揭示了封建家長制對于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朝花夕拾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2
藤野先生出自《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魯迅留學日本期間極為尊敬的一位良師。他不修邊幅,但治學嚴謹。他正直熱忱,熱心地關注魯迅的學習,與當時日本學生對中國留學生的鄙視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些高尚的品質一直激勵著魯迅勇往直前。
范愛農(nóng)出自《范愛農(nóng)》
范愛農(nóng)是當時社會充滿愛國情懷的一群小知識分子的形象代表,他們的命運起伏與時代的發(fā)展緊密相連,經(jīng)歷了對黑暗的不滿、對革命的期待以及對革命的失望的心路歷程,社會的迫害、生活的窘迫又將他們逼入絕境。


4、朝花夕拾好句摘抄
1、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吧,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2、我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然而委實不容易。目前是這么離奇,心里是這么蕪雜。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3、天空一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一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把飄蕩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的通亮。
4、人說,諷刺和冷嘲只隔一張紙,我以為有趣和肉麻也一樣。
5、蟲蛆也許是不干凈的,但它們并沒有自鳴清高。
6、舊朋云散盡,余亦等輕塵。
7、中國的哭和拜,什么時候才完呢?
8、把酒論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猶酩酊,微醉合沉淪。
9、不知怎地我們便都笑起來,是互相的嘲弄和悲哀。
10、書桌上的一盆“水橫枝”,是我先前沒有見過的:就是一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便青蔥得可愛。看看綠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一點事。做著這等事,真是雖生之日,猶死之年,很可以驅除炎熱的。
11、我有一時,曾經(jīng)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xiāng)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xiāng)的蠱惑。后來,讀書筆記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回憶中的過去總是更美,但那確實是我的回憶了。
12、它的性情就和別的猛獸不同,凡捕食雀鼠,總不肯一口咬死,定要盡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厭了,這才吃下去,頗與人們的幸災樂禍,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壞脾氣相同。
13、當我失掉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
14、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它。
15、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朝花夕拾好句摘抄賞析
1、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
賞析:看似很普通的句子,但是讀起來就像一幅畫一樣,這就是魯迅先生文筆的功底了,讓我讀過之后非常佩服,將一些景物羅列起來,形成一幅畫卷,也是非常好的寫作技巧。
2、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
賞析:作者對自己的童年還是有所懷念的,讀私塾不知道是作者認為的封建思想所產(chǎn)生的行為,還是給與支持的態(tài)度,看來是否定的。但實際上,私塾里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一竿子打翻一條船還是不對的,尤其是我們又開始重視國學課程了。
3、原來我的講義已經(jīng)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
賞析:我們經(jīng)常論起愛國,就容易誕生一些民族主義思想,將其他全部否定,這是極其不科學的,也是不客觀的。例如魯迅先生留學時遇到的這位藤野先生就是教師的典范,百家筆記網(wǎng)m.simayi.net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和狹隘的愛國,我們應該尊重知識,讓自己更加科學的愛國,強大自己才是根本。
4、將走的前幾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給我一張照相,后面寫著兩個字道:“惜別”,還說希望將我的也送他。
賞析:每個人總有些值得懷念的片段和記憶,讓人感觸頗深,惜別兩個字就將這幅場景描寫得出神入化了,這是寫作技巧方面。另外,藤野先生讓我們看到了并非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壞的、軍國主義的、殘忍的,只是被權貴們利用罷了。
5、這種敬意,雖然也逐漸淡薄起來,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謀害了我的隱鼠之后。
賞析:這是一種成長過程中的心理描寫,讓我們體會到了孩子們的內(nèi)心世界與成年人是不同的,很現(xiàn)在作者當是是想過報仇的。但是成長之后,會發(fā)現(xiàn)這只是件小事,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5、朝花夕拾好段摘抄
1、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在動物界,雖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樣舒適自由,可是嚕蘇做作的事總比人間少。它們適性任情,對就對,錯就錯,不說一句分辯話。蟲蛆也許是不干凈的,但它們并沒有自命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
2、人生的路漫長而多彩,就像在天邊的大海上航行,有時會風平浪靜,行駛順利;而有時卻會是驚濤駭浪,行駛艱難。但只要我們心中的燈塔不熄滅,就能沿著自己的航線繼續(xù)航行。人生的路漫長而多彩:在陽光中我學會歡笑,在陰云中我學會堅強;在狂風中我抓緊希望,在暴雨中我抓緊理想;當我站在中點回望,我走出了一條屬于我的人生之路。
3、中西的思想確乎有一點不同。聽說中國的孝子們,一到將要“罪孽深重禍延父母”的時候,就買幾斤人參,煎湯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幾天氣,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醫(yī)學的先生卻教給我醫(yī)生的職務道:可醫(yī)的應該給他醫(yī)治,不可醫(yī)的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但這先生自然是西醫(yī)。、父親的喘氣頗長久,連我也聽得很吃力,然而誰也不能幫助他。我有時竟至于電光一閃似的想道:“還是快一點喘完了罷……”立刻覺得這思想就不該,就是犯了罪;但同時又覺得這思想實在是正當?shù)模液軔畚业母赣H。便是現(xiàn)在,也還是這樣想。
4、、我有一時,曾經(jīng)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xiāng)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xiāng)的蠱惑。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回憶中的過去總是更美,但那確實是我的回憶了。
5、那時的《二十四孝圖》,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儇所畫的本子,敘老萊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色斑斕之衣,為嬰兒戲于親側。又常取水上堂,詐跌仆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意。”大約舊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詐跌”。無論忤逆,無論孝順,小孩子多不愿意“詐”作,聽故事也不喜歡是謠言,這是凡有稍稍留心兒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6、蟲蛆也許是不干凈的,但它們并沒有自命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
7、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y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yī)學傳到中國去。
8、可醫(yī)的應該給他醫(yī)治,不可醫(yī)的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
9、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后接著還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