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古詩李白帶拼音版,立冬之夜,筆墨都凍涼了,詩人只好與爐火瓊漿相伴,微醉中竟將一地月光當成了雪跡。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jié)氣,從太陽到達黃經(jīng)225度時開始。一起學(xué)習(xí)一下立冬古詩李白帶拼音版,立冬李白古詩賞析,李白描寫冬天的詩句吧!

lì dōng
立冬
táng ·lǐ bái
唐·李白
dòng bǐ xīn shī lǎn xiě ,hán lú měi jiǔ shí wēn 。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zuì kàn mò huā yuè bái ,huǎng yí xuě mǎn qián cūn 。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譯文
立冬之日,天氣寒冷,墨筆凍結(jié),正好偷懶不寫新詩,火爐上的美酒時常是溫?zé)岬摹?/p>
醉眼觀看月下硯石上的墨漬花紋,恍惚間以為是大雪落滿山村。
注釋
凍筆:古人書寫是用毛筆蘸墨汁,氣溫降低,把筆頭都凍硬了。
寒爐:冬日里的爐火。
時溫:時,時常;溫,溫?zé)帷C谰茣r常是溫?zé)岬摹?/p>
墨花:指硯石上的墨漬花紋。
前村:應(yīng)為山村名。

賞析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立冬》詩中寫道:“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立冬之夜,筆墨都凍涼了,詩人只好與爐火瓊漿相伴,微醉中竟將一地月光當成了雪跡。
從詩句中仿佛聞到了立冬時的酒香,天冷了,酒也成了驅(qū)寒的必備。從這些詩句中,也可以感知到古代的冬天要比現(xiàn)在冷得多。但更使人感到一個云游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詩仙李白在冬日豪飲狂吟。
其筆下的《立冬》,不改天馬行空,浪漫奔放的特點,充滿新奇豪放,流轉(zhuǎn)自然的詩情:立冬之日,天氣寒冷,墨筆凍結(jié),正好偷懶不寫新詩,唯獨寄興于火爐上的美酒。在這寒冷寂靜的冬夜,恐怕唯有李白才會有如此灑脫大氣的閑情逸致和意境奇異的想象!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描寫冬天的詩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fēng)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唐·李白《將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唐·李白《北風(fēng)行》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其他描寫立冬的古詩:
1、宋代陸文圭《立冬》
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fēng)。
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
2、宋代紫金霜《立冬》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fēng)漸作北風(fēng)呼。黃楊倔強尤一色, 白樺優(yōu)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擬約三九吟梅雪, 還借自家小火爐。
3、明代王稚登《立冬》
秋風(fēng)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4、宋代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5、宋代陸游《今年立冬後菊方盛開小飲》
胡床移就菊花畦,飲具酸寒手自攜。 野實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復(fù)如齏。
傳芳那解烹羊腳,破戒猶慚擘蟹臍。 一醉又驅(qū)黃犢出,冬晴正要飽耕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