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渡歌是唐代張建封創(chuàng)作的古詩。這是一首緣事說理詩,作者通過觀看龍舟競賽中大家拼死爭輸贏,聯(lián)想到官場上的明爭暗斗、相互傾軋,不到你死我活不罷干休,希望人們可以“得岸各休去”。

jìng dù gē
競渡歌
táng dài:zhāng jiàn fēng
唐代:張建封
wǔ yuè wǔ rì tiān qíng míng , yáng huā rào jiāng tí xiǎo yīng 。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shǐ jūn wèi chū jùn zhāi wài , jiāng shàng zǎo wén qí hè shēng 。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shǐ jūn chū shí jiē yǒu zhǔn , mǎ qián yǐ bèi hóng qí yǐn 。
使君出時皆有準(zhǔn),馬前已被紅旗引。
liǎng àn luó yī pò yùn xiāng , yín chāi zhào rì rú shuāng rèn 。
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gǔ shēng sān xià hóng qí kāi , liǎng lóng yuè chū fú shuǐ lái 。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zhào yǐng wò bō fēi wàn jiàn , gǔ shēng pī làng míng qiān léi 。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gǔ shēng jiàn jí biāo jiāng jìn , liǎng lóng wàng biāo mù rú shùn 。
鼓聲漸急標(biāo)將近,兩龍望標(biāo)目如瞬。
pō shàng rén hū pī lì jīng , gān tóu cǎi guà hóng ní yūn 。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蜺暈。
qián chuán qiǎng shuǐ yǐ dé biāo , hòu chuán shī shì kōng huī ráo 。
前船搶水已得標(biāo),后船失勢空揮橈。
chuāng méi xuè shǒu zhēng bù dìng , shū àn yī péng xīn sì shāo 。
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
zhǐ jiāng shū yíng fēn fá shǎng , liǎng àn shí zhōu wǔ lái wǎng 。
只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五來往。
xū yú xì bà gè dōng xī , jìng tuō wén shēn qǐng shū shàng 。
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
wú jīn xì guān jìng dù ér , hé shū dāng lù quán xiāng chí 。
吾今細(xì)觀競渡兒,何殊當(dāng)路權(quán)相持。
bù sī dé àn gè xiū qù , huì dào cuī chē zhē jí shí 。
不思得岸各休去,會到摧車折楫時。

翻譯大意
在端午節(jié)這天,圍在岸上的人們,驚怕地觀看著群龍在水上嬉戲,不知道原來這是裝飾成龍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獵獵作響震紀(jì)空中翻飛,敲響的鑼鼓喧鬧,清清的水流。從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國的風(fēng)俗至今仍存。閑暇的日子正適合在江亭喝酒聚會,誦讀《離騷》,哪覺得其中的憂愁。
注釋
①使君:這里指州郡長官。郡齋:州郡長官的居室或書房。
②斡波:劃水。
③標(biāo):龍舟爭奪的錦標(biāo)。
④橈:槳板。
⑤輸岸一朋:岸上觀賽的輸方一伙人。
⑥文身:刺花的身體。據(jù)說在肉身上刺刻花紋,下水可以免受蛟龍的傷害。

鑒賞
前四句“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交代節(jié)令、天氣、環(huán)境,渲染賽前熱鬧的氣氛。
第五、六句寫州郡長官前去觀看競渡。第七、八句用“羅衣”、“銀釵”借代觀看競渡的女士,從味覺、視覺兩方面形容觀看比賽的人多。
第九至第十八句描繪第一次競渡的情景,所用比喻特別多,例如以:飛萬劍:形容棹影上下翻飛的快捷,以“鼓聲劈浪鳴千雷”比喻鼓聲既響又急,以“目如瞬”形容龍目的生動,以“霹靂驚”形容坡上觀眾喊聲突發(fā)、驚天動地,以“虹霓暈”形容錦標(biāo)五彩繽紛,令人五花繚亂。
第十九、二十句“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從參賽者和觀賽者兩個角度寫競渡雙方的情緒,“兩岸十舟五來往”寫雙方十艘船又比賽了五次,使競渡又掀起了一個高潮。
第二十三句“須臾戲罷各東西”中的“各東西”意思是塞外以后各自分開,第二十四句“競脫文身請書上”的意思是剛賽完,輸方不服,雙方又脫了上衣,露出刺花的身體,請求再決雌雄。
最后四句是作者觀看競渡后的感慨,由競渡者的互不相讓聯(lián)想到執(zhí)政者的朋黨之爭。
張建封
張建封(735年-800年6月8日),字本立。鄧州南陽縣(今河南南陽)人,寓居兗州(今山東兗州)。唐朝中期名臣、詩人,在家族子弟中排行十三 。張建封自少喜讀文章,慷慨尚武,常以武功自許。鎮(zhèn)徐州十年間,治軍有方,軍州稱理。權(quán)德輿稱其“歌詩特優(yōu),有仲宣(王粲)之氣質(zhì),越石之清拔”。又禮敬文士,秦系、于良史、韓愈等皆為幕客,時相唱和。有《張建封集》,已佚。《全唐詩》及《全唐詩外編》錄有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