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寒松柏,漢語成語,拼音是suì hán sōng bǎi,意思是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jié)操的人。出自先秦·孔子《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歲寒:每年天氣最寒冷的時候。意思是說到了每年天氣最冷的時候,才能知道松柏不畏寒。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jié)操的人。也作“歲寒知松柏”。
近義詞:松柏后調(diào)
《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譯文:
《論語·子罕》:“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ji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
評析:
孔子認為,人是要有骨氣的。作為有遠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樣,不會隨波逐流,而且能夠經(jīng)受各種各樣的嚴峻考驗。孔子的話,語言簡潔,寓意深刻,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后來富貴已零落,歲寒松柏猶依然。
歲寒松柏,長毋相忘。這次疫情,讓我們體會到了什么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多個國家為我國捐贈物資,各方人民積極為我們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