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不相謀,漢語成語,拼音是gè bù xiāng móu,意思是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不互相商量。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謀:商量,計義。意思是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不互相商量。
近義詞:各自為政、各行其是、道不相謀
反義詞: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同生共死
《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文:
《論語·衛(wèi)靈公》:“孔子說:‘志向主張不同,不互相商議。’”
評析:
這是千古不變的箴言。孔子認為,人生志向不一樣的人,不能共同謀劃事務(wù)。
這里“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道”,指的是人生大志向、大道義的“道”。這個意義上的“道”涵蓋了儒家的修己安人,修身平天下,包含有最起碼的仁義理念。在這一意義上,儒家才會強調(diào)它的相同。如若只是各人的事業(yè)之“道”,就不存在“不相為謀”的問題了,相反,在這種情況下,不同主張的人聚在一起更能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因為不同領(lǐng)域的人,其實往往是觀察事物的角度或視野不很一致的人,這樣的人如果能平心靜氣地坐到一起商量事情,往往能更加全面地考慮到事物的各個方面。
此外,“道不同,不相為謀”也可適用于婚姻,如果夫妻兩人在人生觀、愛情觀、事業(yè)觀、金錢觀、交友觀、育兒觀、審美觀等都比較一致,婚姻幸福美滿的可能性就會很高;如果這些觀點分歧太大,彼此又不能互補或妥協(xié),婚姻一般就很難長久,不管兩人在結(jié)婚前多么相愛,不管兩人是通過多么巨大的努力才爭取到的婚姻。
在核心業(yè)務(wù)數(shù)字化改革過程中要謀定而后動,切勿急于求成,更要防止出現(xiàn)各自為戰(zhàn)、各搞一套、各不相謀的分散局面。
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各不相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