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北宋時期,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他特別喜好鉆研學問,學問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
一天,楊時向程頤請求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于是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楊時卻還立在雪中。到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fā)現門外的雪人。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眾望,終于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

程門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
【解釋】: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
【出自】:《宋史·楊時傳》:“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云。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譯文】:楊時與游酢二人去拜見老師程頤,正碰上老師坐著小睡,他們怕驚動老師,就在門外等著,一直到程頤醒來。這時,門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