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安高臥,漢語成語,拼音是yuán ān gāo wò,意思是指身處困窮但仍堅守節(jié)操的行為。出自《后漢書·袁安傳》。

1、袁安高臥的意思
指身處困窮但仍堅守節(jié)操的行為。
【出處】
《后漢書·袁安傳》:“時大雪,積地丈余。洛陽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臥。問:‘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干人’。”
譯文:
《后漢書·袁安傳》:“有一年,洛陽大雪,地上積了一丈多,洛陽的縣令出外考察災(zāi)情,見家家戶戶都掃雪開路,出外乞食。縣令來到袁安的家門外,大雪封路,無路可走。洛陽令認為袁安已經(jīng)凍死,便讓人掃除積雪,進屋察看。只見袁安直挺挺地躺著,便問:‘你為什么不出門乞食’,袁安回答說:‘大雪天人人都又餓又凍,不應(yīng)該再去打擾別人!’。”
2、袁安高臥的故事
東漢時期有一個名臣叫袁安,字邵公,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安為人嚴肅莊重有威望,受到當(dāng)?shù)厝俗鹁础T谒麤]作官的時候,客居洛陽,很有賢名。
有一年冬天,洛陽下了三天三夜的鵝毛大雪,洛陽城內(nèi)的大街小巷都被積雪覆蓋,不少人的家門都被積雪封住了。整個洛陽城里都看不到一個人影。
大雪停后,洛陽令一邊派人清掃街道上的積雪,一邊上街巡視災(zāi)情。一路上看見家家戶戶都掃雪開路,出門謀求食物。當(dāng)他來到一戶簡陋的平房前時,發(fā)現(xiàn)這家沒人出來打掃,心里正在疑惑,旁邊有人告訴他說:“這里住了一個叫袁安的書生,不過已經(jīng)好幾天沒看到他了。”
洛陽令一聽,心里大叫不好,認為袁安已經(jīng)凍死,便命人掃除袁安門前的雪,并快步上前推開袁安的家門,只見袁安面無血色地平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快要死了。
洛陽令很是驚奇,問道:“你怎么不出門討點吃的?”
袁安虛弱地答道:“這大雪天,人人都又餓又凍,我不應(yīng)該再去打擾別人!”
洛陽令聽了十分感動。認為袁安這樣清貧自守,不乞求于人的品德難能可貴。
回京以后,洛陽令向皇帝上表舉薦他為孝廉,先后做了陰平縣長和任城縣令。他所任職的地方,官吏百姓都很畏敬和愛戴他。
后人把這種寧可困寒而死也不愿乞求他人的有氣節(jié)的文人稱作“袁安困雪”或“袁安高臥”。
3、袁安高臥例句
袁安高臥太寒酸,黨尉羊膏未書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