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如黃鶴,漢語成語,拼音是yǎo rú huáng hè,原指傳說中仙人騎著黃鶴飛去,從此不再回來;現(xiàn)比喻無影無蹤或下落不明。出自《述異記》。

1、杳如黃鶴的意思
杳:無影無聲。黃鶴:傳說中仙人所乘的鶴。原指傳說中仙人騎著黃鶴飛去,從此不再回來。現(xiàn)比喻無影無蹤或下落不明。
近義詞:杳無音信、石沉大海、泥牛入海、無影無蹤
反義詞:捷報頻傳
出處: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荀瓌(guī)憩( qì)江夏黃鶴樓上,望西南有物飄然降自云漢,乃駕鶴之賓也。賓主歡對辭去,跨鶴騰空,眇然煙滅。”
譯文: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荀瑰游覽江夏,到黃鶴樓上休息,迷迷糊糊看見從云中飄然而下一個人,原來他就是騎著仙鶴的賓客。主人和賓客把酒言歡,談得十分投機。而后,那人跨上黃鶴,黃鶴振翅上飛消失在空中。”
2、杳如黃鶴的典故
唐朝時期,有一個詩人名叫崔顥(hào),汴(biàn)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崔顥是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著有《崔顥集》。
年輕時候崔顥喜歡到處游玩,沒到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也喜歡提筆作詩。有一次,崔顥來到江夏,到黃鶴樓游玩,正好詩情大發(fā),忽然想到一個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從前有個名叫荀瓌(guī)的讀書人,有一次他正在黃鶴樓游玩,有些累了,便坐下來休息,恍惚之間 忽然看見西南天空云朵散開,不知是什么東西由云端飄然而下,轉眼就飛到樓上。原來是騎著黃 鶴的仙人從天而降。荀瓌走上前去,與仙人攀談 起來,彼此都很愉快。不久,仙人告辭,騎上黃鶴, 騰空而起,一眨眼便消失在云彩之中。
崔顥在游覽黃鶴樓是想到這個傳說故事,于是揮筆寫下一首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的意思是:過去的仙人已經(jīng)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云;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xiāng)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3、杳如黃鶴的例句
“昨天局長到了沒有?”“還是杳如黃鶴。”
因為世界很大,所以你想見的人杳如黃鶴;也因為世界很小,你不想看見的人卻頻頻進入你的視線;或許這是一種遺憾,但正是這種遺憾,讓你體味了柔腸百轉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