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直為壯,漢語成語,拼音是shī zhí wéi zhuàng,意思是出兵有正當理由,軍隊就氣壯,有戰(zhàn)斗力。現指為正義而戰(zhàn)的軍隊斗志旺盛,所向無敵。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1、師直為壯的意思
師:軍隊。直:理由正當。壯:壯盛,有力量。意思是出兵有正當理由,軍隊就氣壯,有戰(zhàn)斗力。現指為正義而戰(zhàn)的軍隊斗志旺盛,所向無敵。
近義詞:哀兵必勝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
譯文:《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出兵作戰(zhàn),有理就氣壯,無理就氣衰,哪里在于在外邊時間的長短呢?”
2、師直為壯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都是當時非常強大的諸侯國。周邊的一些小的諸侯國如宋國、鄭國等為了求得自保,經常依附于那些比較強大的諸侯國。但是小國也會與大國發(fā)生矛盾,于是經常發(fā)生搖擺和變動。
宋、鄭、曹等國之前一向都是屈從于楚國,但后來宋國忽然背叛了楚國改投晉國。楚國立即出兵伐宋。宋國在強兵壓境的時候,派使者求救,晉文公聽了大夫先軫的話,一面叫宋國去勸秦、齊兩國和楚國交涉,一面將曹、衛(wèi)兩國君扣留起來作為要挾。
楚將子玉派人去通知晉兵說:“你們送曹、衛(wèi)君回去,重新把曹、衛(wèi)恢復,我也就解除對宋國的圍攻。”晉文公把楚國使者囚在衛(wèi)國,又暗中答應恢復曹、衛(wèi)兩國,于是曹、衛(wèi)便與楚國斷絕關系。子玉聽到這個消息非常生氣,便指揮軍隊進攻晉兵,晉兵奉令后撤。
軍官很是不滿,晉大夫狐偃說:“出兵而理直者,就是壯盛的;理虧者,就是衰落的,何必在乎時間的長久?我們若無楚國的恩惠(晉文公曾得楚君之助,得以回國接君位),到不了今天,退九十里避開他們,就是為報楚國舊日的恩惠。若我們忘恩失信,以仇怨相對,那么,我們理虧,他們理直,他們的士氣很旺盛,不能算衰落。如我們退了以后,他們仍要進軍,那就是他們理虧了。”
后人便將狐偃的這句名言“師直為壯”引為成語,指出兵理由正當,因而斗志旺盛,戰(zhàn)斗力強。
3、師直為壯例句
正所謂師直為壯,面對那些分裂勢力的內外勾結,統一戰(zhàn)爭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師直為壯,我們?yōu)槿祟愡M步而斗爭,有什么事情擺不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