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虛無縹緲的“時間”,
很多孩子并沒有清晰的概念。
如何告訴他們時間是什么?
如何讓他們告別拖拉磨蹭的壞習慣?
來看今天的書單吧!

又到開學季,要問各位爸爸媽媽們最頭痛的問題是什么,他們十有八九會告訴你:孩子拖拉、磨蹭、效率低!
幼兒園孩子的家長會抱怨:每天早上穿衣洗臉刷牙吃飯,最簡單的這些事情,都要磨蹭老半天;
小學生的家長更有一肚子苦水:明明沒多少作業(yè),非要拖很久,這里摸一下、那里玩一玩,不知道時間都去哪兒了!
說多了都是淚。時間觀念的重要性無需多說,問題是,到底如何把“時間”這個概念傳達給孩子呢?
下面這些書,也許可以幫到各位爸媽們。
讓孩子認識時間
認識時間,是培養(yǎng)時間觀念的第一步。
當你和孩子說“五分鐘內梳洗完畢”、“半小時內把這些字寫完”的時候,孩子是不是先得了解五分鐘、半小時這些時間概念各代表什么含義?
下面這些書,就能讓孩子從科學角度了解時間。
1)《尤斯伯恩看里面·揭秘時間》

適合年齡:3-8歲
推薦理由:超過 125 張翻翻頁,帶孩子認識 14 個時間概念,并體驗各種好玩的時間主題闖關游戲。
熟悉尤斯伯恩(Usborne)的爸媽都知道,這是一家在全世界都大名鼎鼎的童書出版社,“揭秘”系列的翻翻書,就是尤斯伯恩的看家書。
這本《揭秘時間》,一共有100多個翻翻頁,讓孩子自己動手,打開小窗口,去探尋問題的答案。
比如,小時、分鐘、秒鐘是指多長時間?
鐘表的表盤上有什么?
什么叫順時針、逆時針?
整點和半點是怎么表示的?
12小時制和24小時制是如何轉換的?
數字式鐘表和表盤式鐘表如何對應?……
因為有了翻翻頁,孩子閱讀的主動性大大提高了。孩子不再是被動地聽故事、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去揭開秘密,尋找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在知識的傳達上,特別符合孩子的心理和接受習慣,而不是按照大人的思維,把知識硬塞給孩子。
比如,要怎么告訴孩子一秒鐘、一分鐘、一小時各有多長呢?書上是這么寫的:“我打一次嗝需要1秒鐘”,“吃一根香蕉需要1分鐘”,“做一個蛋糕需要1小時”。是不是都特別接近孩子的生活經驗?
打開翻翻頁,更可以看到,“1分鐘是60秒,打60個嗝,就是一分鐘。嗝,嗝,嗝,嗝,嗝,嗝,……”這樣幽默的寫法,配上有趣的插圖,會把孩子逗得咯咯大笑,不愁記不住這些時間概念。
書中還有一些帶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比如,公交車每半小時一班,現(xiàn)在是8:05,8:00的一班車開走了,下一班車會在多少分鐘之后開?
小學生的爸媽會知道,這是一年級常考的數學題啊。當孩子熟讀了這本書,接受了挑戰(zhàn),遇到小學的題目,也都沒在怕的了。
2)《時鐘的書》

適合年齡:3-6 歲
推薦理由:暢銷日本40年、重印87次的時間主題繪本!
這套《時鐘的書》,最大的好處就是“簡單易懂”,讓孩子很快就能學會認識鐘表。
這兩本書的共同特點,是畫面明快,內容清晰,文字簡單。在第一本書里,橡果寶寶和指針一邊快樂地玩耍,一邊在問一個問題“現(xiàn)在幾點了?”這本繪本讓寶寶在逐頁閱讀的過程中,學會鐘表幾點和幾點半的讀法。
第二本書里,孩子會繼續(xù)上一冊的旅行,這次是小幽靈來和表針一起玩耍了,小幽靈也在問“快告訴我們現(xiàn)在幾點了?”作者把分鐘這個抽象的時間單位用視覺上很容易明白的卡片來表示,讓寶寶很容易地學會鐘表幾點幾分的讀法。
這兩本繪本創(chuàng)作于上個世紀70年代,可愛的圖畫和實用的內容,一經面世就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如今很多當年的小讀者已為人父母,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把這本書買給自己的寶寶看,這兩本書已經成為父母最想買給孩子看的學習繪本。
3)《老狼,老狼,幾點了?》

適合年齡:3-6 歲
推薦理由:爸媽們童年熟悉的游戲,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遍,順便認識時間!
《老狼,老狼,幾點了》是爸媽們們童年時都玩過的游戲,看到書名,是不是就想起了童年操場上的歡笑?現(xiàn)在,英國暢銷童書作家戴比·葛莉歐利受這個游戲的啟發(fā),創(chuàng)作了這本圖畫書。
這本書里的老狼,一點也不猙獰可怕,而是出奇的和藹、友善,他是二十四只小黑鳥、三只小豬和小紅帽的好朋友。
他講究生活情趣,作息十分規(guī)律,小動物們都會向他打聽時間,甚至嘻嘻哈哈地捉弄他,而老狼先生卻始終平和以對,耐心好得不得了。
故事結尾,老狼先生為前來參加生日聚會的朋友們辛苦跋涉買蛋糕,迎接他的則是大家為他精心準備的無數小驚喜,場面歡樂溫馨,孩子一定會喜歡。
而藏在畫面里的小時鐘,也考驗著孩子的觀察能力。看看這些鐘表上的時間,孩子都認出來了嗎?
讓孩子知道時間在流逝
關于時間,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它一直在流逝,每一分每一秒,流逝了的時間永遠不會再重現(xiàn)。
這個概念大人知道,孩子卻未必真的了解了。而下面的這些書,可以通過有趣的故事,讓孩子了解到時間流逝的道理,從而懂得珍惜時間。
1)《金老爺買鐘》

適合年齡:3-8歲
推薦理由:用充滿幽默的懸念和推理,讓孩子自己探究出“時間一直在流逝”的秘密。
《金老爺買鐘》其實是一本蘊含著懸念與推理的繪本。故事說的是,有一天,金老爺在他的閣樓里找到了一只鐘,為了弄清這只鐘準不準,金老爺先后買了四只鐘。可是最后,金老爺發(fā)現(xiàn)家里的四只鐘時間都不一樣!
金老爺在那幢三層小洋樓里跑上跑下,走到門廳,看到鐘上面是4點20分;走到閣樓,看到鐘上面是4點23分;再看廚房的,是4點25分;再看臥室的,是4點26分……怎么辦呢?苦惱的金老爺只好請來鐘表師傅檢驗,結果卻是每只鐘都準。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看到這里,大人們可能會心一笑:走路也是需要時間的呀!和孩子一起讀一下這本書吧,看看這個小秘密他們能猜出來嗎?
這本書有意思的地方,是它用好玩、懸疑的故事,講了一個關于時間的道理,讓孩子享受到100%的閱讀樂趣,而不是用干巴巴的文字告訴孩子:時間會流逝哦!
當孩子發(fā)現(xiàn)時間在流逝,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節(jié)約時間的觀念。這樣的教育,可比板起臉來說教有效得多了。
除了時間的概念,這本書也能促使孩子動腦思考——看問題不能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要多考慮其他相關的因素。
2)《弗朗索瓦與消失的時間》

適合年齡:3-8 歲
推薦理由:不但告訴孩子時間在流逝,還引導孩子從哲學層面思考時間的意義。
弗朗索瓦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樣,總是嫌時間過得慢。比如餓著肚子等媽媽做好飯的時候,電影開始放映前的廣告時間,還有去游樂園前還要坐一段很長的車……他早就迫不及待了!
一天,他得到一塊神奇的魔表,可以讓他隨意快進到自己喜歡的時刻,讓無聊和等待通通消失。
但是,弗朗索瓦慢慢發(fā)現(xiàn),他錯過了很多和家人一起的歡樂時光,他從家人的話語中得知,原來那些消失的時間,也充滿了未知的精彩,于是他最終決定歸還手表。
這個故事告訴孩子,在看似漫長等待的時光中,只要用心觀察,也能發(fā)現(xiàn)不尋常的小小閃光點,和無窮的樂趣。
既然時間容易流逝,就好好珍惜每一刻的精彩。這就是弗朗索瓦的經歷帶給孩子的啟示。
教給孩子節(jié)約時間的方法
認識了時間的概念,明確了時間在流逝的特性,那么,究竟該如何節(jié)約時間?這里有沒有什么可以學習的技巧呢?
下面這些書,就能讓孩子 get 時間管理的技巧!
1)《托馬斯和朋友時間管理互動讀本》

適合年齡:3-8歲
推薦理由:孩子們都喜歡的托馬斯小火車,手把手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可愛又認真的托馬斯小火車,是很多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看過托馬斯動畫片的小朋友都知道,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最看重的是,自己能否成為“有用的小火車”。這對于孩子責任心的培養(yǎng),是很有好處的。
既然要做“有用的小火車”,當然需要按時完成任務啦。這里是否有什么技巧可以學習呢?
打開《我給事情排排隊》,孩子會看到,這是夏日里的一天,胖總管一早就來到提茅斯機房,跟培西說:“今天你有很多工作要做:
下午2點市政大廳將舉行宴會,你要去碼頭拉一批燈泡送到那里。
上午10點,孩子們要去參加宴會,你要送他們去馬龍火車站。
另外,哈特夫人的行李寄存在梅斯威火車站,你要趕在中午12點前把它們送到機場。
……對了,記得運送今天的包裹!”
這么多工作,要怎么完成呢?培西邊跑邊思考著時間規(guī)劃:“下午2點、上午10點、中午12點……我知道了。要先送時間最早的孩子們去參加聚會,接著把行李送到機場,然后把燈泡送去市政大廳,最后再運送包裹。這樣安排時間剛剛好,哪件事都不耽誤。”
這種“給時間排隊”的方法,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統(tǒng)籌管理。現(xiàn)在,小火車們把這個安排時間的重要觀念,也教給了孩子們。
書上的每一頁都有時鐘,讓孩子學會看時間,也感覺到時間的緊迫。
在這套書里,除了統(tǒng)籌管理,孩子們還可以學到其他管理時間的好方法,比如:“事前準備充分,可以節(jié)約時間”、“學會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學會控制時間的節(jié)奏”、“學會分清輕重緩急”、“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學會利用瑣碎的時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