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你聽說過孔子拜師的故事嗎?下面跟著寶貝網(wǎng)一起來看看吧。

一天,孔子和眾弟子乘坐馬車到一個地方去講學,見前面有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在路上堆土玩,子貢便大喝一聲,要趕車軋過去。可是那個孩子把路一擋,高聲叫道:“站住,前有城池在此,過不去了,你們退回去繞道走吧!”
子貢趕緊停車,喊道:“你這頑童休得胡鬧,這是孔夫子的車,快放過去!”“不管誰都得講道理,我來問你們:到底該城躲車還是車躲城?”小孩有板有眼地說。
子貢又氣又急正要發(fā)作,孔子從車上走下來忙攔住說:“小孩講得在理,你們不要亂來。”說著,孔子走上前對小孩搭躬施禮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禮了。我們有要事在身,萬望高抬貴手,借個路讓我們過去吧!”小孩問道:“你們有什么要事呀?”“周游列國呀。”“周游列國是作啥呀?”“講學傳道啊。”“講學傳道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學,你知道些什么呀?”孔子回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小孩又問:“那你知道自己的眉毛有多少根嗎?”孔子說道:“眉毛本人看不見,怎么能知道呢?”小孩眼珠一轉,接著問:“那天上的星星看得見,你知道有多少顆嗎?”“天上的星星浩如煙海,如何數(shù)得過來呢?”孔夫子為難地說。小孩笑著說道:“那日頭就有一個,早晨像冰盤,晌午賽玉環(huán),我來問你,什么時候近什么時間遠?”孔子想了半天還是回答不上來,便誠懇地對那個小孩說:“本人才疏學淺,以上事情確實不知,愿拜你為師,望多指教。”說著,磕頭便拜。
后來孔子以此事教導眾弟子說:“不要強不知以為知,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rdquo;
點評:
滿腹經(jīng)綸、聲名顯赫的孔子卻拜7歲孩童為老師,其謙遜、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讓后人肅然起敬,也說明了孔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rdquo;“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是一句空話,他說到做到。我們也需要這種求真務實、不恥下問的精神,汲取各方面的精華以完善充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