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預產(chǎn)期越來越近,很多準爸媽在期待寶寶降生的同時,也可能會擔心自己不會照顧新生寶寶。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照顧新生寶寶的 7 個要點,準爸媽可以提前了解一下。
1、新生寶寶吃什么?
新生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母乳就是他最好的食物。
不要因為別人說“初乳臟,不能給寶寶吃”,就擠掉初乳。事實上,黃黃的初乳中含有豐富的抗體,能夠幫寶寶抵抗疾病的來襲,同時也能夠滿足寶寶的營養(yǎng)需求。
剛生完寶寶,準媽媽可能感覺奶水不多,擔心寶寶不能吃飽。其實新生寶寶的胃非常小,大概只有一顆葡萄那么大,初乳的量已經(jīng)足夠寶寶吃了,不用過分擔心。
如果可以盡早開始母乳喂養(yǎng),盡量讓寶寶多多吮吸。寶寶的吮吸會讓媽媽的身體分泌出乳汁,寶寶的需求量和媽媽的產(chǎn)奶量會逐漸達到供需平衡,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準媽媽不要過于著急,更不要覺得奶水不夠多,就給寶寶吃奶粉。

另外,因為寶寶的胃和成人不同,呈水平位,要等他能坐起來后,才會慢慢垂下來,再加上寶寶的食道末端比成人松弛,所以喝到胃里的奶很容易反流回食管吐出來。所以如果你發(fā)現(xiàn)寶寶常常吐奶,不用太擔心,可以在喂完奶之后,輕輕地用空心掌給寶寶按摩后背,緩解他吐奶的問題。
2、新生寶寶穿什么?
新生寶寶皮膚嬌嫩,要盡量選擇純棉、柔軟的衣服,款式上可以挑選和尚服。和尚服也叫蝴蝶衣,前面有扣子或系帶可以解開,穿脫方便。
新生寶寶的脖子柔軟無力,套頭的衣服穿脫不方便,還可能對他造成傷害。而且新生寶寶更換尿布非常頻繁,如果下面穿的是褲子,每次換尿布都要脫掉整條褲子,比較麻煩。如果給寶寶穿和尚服就不會有這些的問題了。

△和尚服常見款式
另外,有的家長可能會給寶寶戴一個小手套,其實不建議這么做,因為手套中可能會有小線頭纏繞住他稚嫩的手指,不但會讓寶寶不舒服,還可能影響血液循環(huán),傷害到他的手指。
3、如何護理新生寶寶的臍帶?
寶寶出生時,醫(yī)生都會剪斷他的臍帶,在他身上留下一個臍帶殘端。出生后 6~8 天,殘端就會脫落,在臍窩處形成結痂。12~15 天痂皮就會脫落,寶寶的小肚臍就會形成。不同寶寶的體質不同,臍帶脫落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在此期間,千萬不要拉扯寶寶的臍帶,順其自然就好。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時間內,要保持臍帶的清潔、干燥、透氣,不要貼護臍貼,更不要涂抹護膚品,寶寶穿的紙尿褲要在臍帶的下方,不要蓋住臍帶。
如果寶寶的臍帶處不小心沾上了水,用干凈的棉簽把水吸干即可。如果臍帶處輕微發(fā)紅,有少量分泌物,可以用碘伏每天涂抹 2~3 次。如果情況嚴重,甚至有膿液流出,一定要馬上去醫(yī)院查看。
如果臍帶殘端脫落之后,寶寶的臍窩處有粉色的小肉芽,這可能是肉芽腫,建議去醫(yī)院就診,由醫(yī)生處理。
4、新生寶寶睡覺有講究
寶寶一直在睡覺?
新生寶寶的睡眠時間比我們想象的要長,睡得少的寶寶一天要睡 11~15 個小時,睡得多的寶寶一天會睡 18~19 個小時,這都是正常的。寶寶在這時基本上就是“醒了就吃奶,吃完就睡覺”的狀態(tài),沒有晝夜之分,你不用太過擔心。
要讓寶寶睡嬰兒床
建議給寶寶單獨準備一個嬰兒床,因為寶寶和大人一起睡,容易被大人壓住或被枕頭、毯子等捂住口鼻,阻礙呼吸,也會增加長大后分床睡的難度。
嬰兒床不要選擇圍欄可升降的款式,會增加寶寶跌落的風險。也不要在床上放玩具、枕頭、毯子等物品,寶寶睡覺可能會動來動去,很容易被這些物品遮住口鼻,阻礙呼吸。嬰兒床的床墊要用硬一些、大小合適的,太松軟的容易讓寶寶的臉陷進這些物體中,導致呼吸不暢。如果床墊和床之間有空隙,寶寶很有可能會卡在中間,造成傷害。

寶寶要用枕頭嗎?
1 歲之前的寶寶不需要枕頭,更不需要定型枕或者米枕頭。
枕頭會增加寶寶的頸椎壓力,還有可能影響呼吸及頭部血液循環(huán),甚至還會帶來窒息的風險。寶寶的頭顱骨縫還沒有完全閉合,顱骨柔軟且富有彈性,枕頭容易把頭睡偏,同時增加窒息的風險。
想要寶寶有個好頭型,可以在睡覺時多幫他改變睡姿,經(jīng)常換換寶寶小臉的朝向。
睡覺時穿多少?
寶寶睡覺時不需要穿太多衣服,穿比較貼身的衣褲或者嬰兒睡衣就行,也可以給寶寶穿個睡袋,減少新生兒驚跳反射對睡眠的影響。可以通過查看寶寶的后頸和背部的情況,判斷寶寶是否穿得太多:
■ 如果是干燥溫暖的就沒問題。
■ 如果寶寶出汗了就說明穿蓋多了,需要適當減少一些衣物,或者將室內溫度調低一點。
■ 如果摸著涼涼的,就說明寶寶可能有些冷,可以給他加蓋一條毯子或薄被子。
5、如何給新生寶寶洗澡?
新生寶寶的身上可能會殘留有灰白色的胎脂,可以用嬰幼兒專用油洗掉。
如果寶寶的臍帶沒有脫落,那就只能給寶寶做擦浴:用大浴巾把寶寶包好,只露出需要擦洗的部分,先洗臉,后洗身體,最后洗尿布區(qū),特別要注意腋下、耳后、脖子等處。
臍帶脫落后,可以正常給寶寶洗澡,每周洗 3 次,每次不超過 15 分鐘。
保持室溫在 24~26℃,水溫在 37~40℃,差不多就是手腕或手肘內側感覺水溫溫熱為宜。選用嬰兒專用沐浴乳,每周使用 1 次。洗澡的時候可以順便給他洗頭,如果他有頭皮乳痂,也可以輕輕揉搓掉。
洗完澡后,可以給寶寶做撫觸按摩、被動體操,能夠幫助寶寶的身體發(fā)育,促進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還可以安撫寶寶,有助于睡眠,增進親子交流。
6、新生兒濕疹怎么辦?
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特應性皮炎,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寶寶的臉上,在頸部、軀干、手肘、膝蓋等位置也可能出現(xiàn)。得濕疹很癢,寶寶會經(jīng)常去撓,即使睡著了,也可能會撓個不停。

?引起濕疹的原因很多,比如寶寶的生活環(huán)境不衛(wèi)生、天氣干燥、接觸了含香料等刺激性成分的肥皂或護膚品、穿了人造纖維或動物皮毛做的衣服等。
如果懷疑寶寶得了濕疹,最好馬上帶他去看醫(yī)生,不要自己隨意給他用藥,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間。
7、新生兒黃疸怎么辦?
皮膚發(fā)黃,又叫“黃疸”,在新生寶寶身上很常見,半數(shù)以上的足月寶寶都會有黃疸,早產(chǎn)寶寶得黃疸的可能性會更高。
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對寶寶來說沒有什么大問題,會自然消退,但病理性黃疸對寶寶是有危害的,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對寶寶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如果寶寶的情況滿足以下一項或幾項,就很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接受治療:
■ 出生 24 小時之內就出現(xiàn)黃疸。
?■ 除了面部發(fā)黃之外,軀干、甚至四肢、手腳心都開始發(fā)黃。
■ 有發(fā)燒、嘔吐、嗜睡、精神萎靡、抽搐、大便發(fā)白等異常表現(xiàn)。
■ 黃疸消退得很慢:足月寶寶超過 2 周、早產(chǎn)寶寶超過 4 周黃疸都還未消退。
■ 黃疸消退后又出現(xiàn)。
以上就是新生兒護理的要點,能夠快速幫助新手爸媽了解、照顧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