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枕草子》簡介推薦理由、讀后感經(jīng)典語錄
《枕草子》(まくらのそうし),是日本平安時期女作家清少納言創(chuàng)作的隨筆集。
作者清少納言在宮廷之中任職期間所見所聞甚多,她將其整理成三百篇,從幾方面來記述。一是用平安時代最為流行的“物盡”手法,寫成的文字,也就是運用列舉的方式來描寫事物的一種古舊文體,例如“樹木的花”“可憎的事”“可愛的人”等等;二是“女人獨居的地方”之類隨筆;三是她開始入職宮廷的回憶錄。正如她在書中最后一段所說:“這本隨筆本來只是在家閑居無聊的時候,把自己眼里看到、心里想到的事情記錄下來的,并沒有打算給什么人去看……”作者清少納言的這段話將作品的真實性、隨意性等特定表達得淋漓盡致。《枕草子》最為核心的內(nèi)容實際上就是表達作者的感受以及感悟,不僅能夠?qū)⒆髡叻e極的生活態(tài)度呈現(xiàn)出來,同時不乏表現(xiàn)散文的特點。
《枕草子》大約成書于1001年,開日本隨筆文學(xué)之先河。《枕草子》與同時代的另一部日本文學(xué)經(jīng)典《源氏物語》,被喻為日本平安時代文學(xué)的雙璧。同時,與后來出現(xiàn)的鴨長明的《方丈記》以及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并稱為日本的三大隨筆。
《枕草子》推薦理由
★ 日本隨筆文學(xué)高峰
《枕草子》與《方丈記》《徒然草》并為“日本三大隨筆”,與《源氏物語》合為“平安文學(xué)雙璧”。它是日本隨筆文學(xué)的源頭,也是一座高峰。欲了解日本文學(xué)的細膩、美感,以及日本文化中的審美趣味,《枕草子》都是一部不可越過的作品。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時代的散文集,十一世紀(jì)初完成。作者清少納言,平安時代有名的才女,家學(xué)淵源,深通和歌又熟諳漢學(xué)。作品以“春曙為*”起始,“跋文”終結(jié),長短不一,共有三百余段。內(nèi)容主要是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隨想。斷片式的寥寥數(shù)語,文字清淡而有意趣。在日本文學(xué)史上,《枕草子》和《源氏物語》并稱平安時代文學(xué)雙璧,極受尊崇。
《枕草子》內(nèi)容簡介
《枕草子》大約成書于1001年,開日本隨筆文學(xué)之先河。
全書共有305段,分為類聚、日記、隨想三大內(nèi)容。類聚是受唐朝李義山《雜篡》的影響,羅列生活中不同性質(zhì)與類別的事物,如“山”、“海”、“掃興的事”、“高雅的東西”,涉及地理風(fēng)貌、草木花鳥、內(nèi)心情感、生活情趣等等,非常豐富地體現(xiàn)出作者清少納言細膩的觀察和審美趣味。日記記錄了作者在宮中的生活,其中有反映她與皇后藤原定子感情深篤的經(jīng)歷,以及她在宮中生活的片斷,這部分內(nèi)容深映古典風(fēng)貌,可從中了解日本平安時代皇室貴族的生活狀態(tài)和品味素養(yǎng)。隨想則是對自然與人生的隨感,尤其可見作者明快、自由的生活態(tài)度。
《枕草子》作者簡介
【日】清少納言,生于966年左右,真實姓名不詳。“清”取自家族姓氏“清原”,“少納言”為宮中官職。出身于書香門第,漢學(xué)修養(yǎng)深厚,與當(dāng)時的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稱平安時代的“王朝文學(xué)三才媛”。
《枕草子》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清少納言她出身于書香門第,作為女官侍奉中宮定子,直到定子過世,大約七個年頭。可關(guān)于她的身世,留于后世的資料卻相當(dāng)有限,甚至真實姓名也未能得知,只知“清”乃是取自家族姓氏“清原”,“少納言”則為宮中官職。
清少納言與定子雖為主仆,但感情深篤。定子過世后,清少納言遠離宮廷,決意不再另侍他人。據(jù)說她晚年孑然獨居,日子頗清苦,時常憶起陪伴在定子身邊時的宮中生活,于是一點一滴,慢慢落筆,直至筆頭寫禿不能再寫了,便有了《枕草子》。
“枕草子”這一書名并非清少納言自己所取,而是后人添題。中文的“枕草子”三字,讀起來予人以美的遐想,但其實在日語中,這原是普通的名詞。“草子”乃是“冊子”所取的漢字諧音,亦有“草紙”、“雙子”、“雙紙”等音變。而“枕”字一意尚未有定論。
《枕草子》后世影響和評價
《枕草子》與《方丈記》《徒然草》并為“日本三大隨筆”,與《源氏物語》合為“平安文學(xué)雙璧”。它是日本隨筆文學(xué)的源頭,也是一座高峰。欲了解日本文學(xué)的細膩、美感,以及日本文化中的審美趣味,《枕草子》都是一部不可越過的作品。
周作人:“機警之中仍留存著女性的優(yōu)婉纖細的情趣,所以獨具一種特色。”
《枕草子》讀后感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時代的一部隨筆作品,作者是清少納言。清少納言是一條天皇的皇后定子的侍女,她出身高貴,才華橫溢,而且她的漢學(xué)素養(yǎng)也非常高。她與同時代的紫式部以及和泉式部并稱為平安時代的“王朝文學(xué)三才媛”,其地位可見一斑。
清少納言非常善于觀察生活,也會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以及體驗以隨筆的形式記錄下來。這是個十分有心,懂得生活情趣的女子。她的取材特別廣泛,四季天象,山川自然,草木花蟲,身邊瑣事,還有個人喜好,“凡我所見,皆可入文”。
《枕草子》共有300余篇文章,這些文章短小精悍,用詞簡潔,文筆優(yōu)美。在日本文壇上的地位很高,也影響了后世諸多的隨筆作品。
“春天是破曉的時候最好。漸漸發(fā)白的山頂,有點亮了起來,紫色的云彩細微地橫在那里,這是很有意思的。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時候,這是不必說了,就是暗夜,有螢火到處飛著,也是很有趣味的。那時候,連下雨也有意思。”
這是整部作品里第一篇的節(jié)選,是公認出彩的一篇,也是我很喜歡的一篇。在這篇“四時的情趣”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無一不好,無時不好,就連云彩,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這說明,只要我們愿意去觀察,有一雙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是這樣的美好,每一天都是獨特的。
同時,從節(jié)選也可以看出來,文章內(nèi)容并不僅限于單純的景色描寫,還包含了作者本人對于事物的態(tài)度與看法,即“凡我所思,皆可入文”。雖然清少納言早已逝世,但是,《枕草子》卻留存了下來。她在文章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很多東西,即使放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也對我們有著非常多的教誨,讓我們在觀看文章的時候,可以不斷完善自身看法,使自己得到更多的提升。
《枕草子》讀后感
看《枕草子》是微信朋友圈一個好友推薦的,無意中看見她引用的一句“春天是破曉的時候‘最好’。漸漸發(fā)白的山頂,有點亮了起來,紫色的云彩微細的橫在那里,這是很有意思的”。這句話描寫的情致瞬間擊中了我的心靈,誘發(fā)了我看它的欲望。買回來翻開,發(fā)現(xiàn)書中充滿了小女人瑣碎的對生活的感悟與感嘆,做為一部隨筆集,周作人本來寫隨筆小感的功底就十分了得,因他《枕草子》的譯文也越發(fā)的纖秀通透了。
內(nèi)大臣獻上一個紙本,清少納言便開口道“若是給了我,就當(dāng)成枕頭用。”定子皇后回答她“那么,你就拿去吧。”于是,這個沾染了她的墨跡的紙本就成了《枕草子》,全書沒有風(fēng)雅的和歌,僅僅只是單純的生活點滴記錄,雖然記錄的同樣是平安京的盛世,同樣有春天的八重櫻,秋天的紅葉,《枕草子》是充滿著生活情味的,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對逝去過去的留戀,細致的繾綣,無言而美的頹廢,我覺得這大概就是日本這個國家乃至這個民族特有的美吧。
《枕草子》是清新溫和的,清少納言最喜歡用這句“這是很有意思的”,除了那些沉湎于飛花落葉的傷感之外,主要是在描寫自然景物和動植物,筆調(diào)是積極的、贊賞的,表現(xiàn)的是明快和諧的美。
“荒廢的屋子上爬滿了蔓草,而蓬草又長長地叢生,月華明亮,普照其上。
日是,夕陽。當(dāng)太陽已經(jīng)落在山后的時候,還看得見紅紅的太陽光,有淡黃的云彌漫著,實在是有趣。
月是,蛾眉月。在東邊的山峰上,很細地出來,是很有趣的。”
初讀時,對這樣細小的瑣碎的感動是不以為然的,只覺得那是小女人“年少不識愁滋味”廉價感情的泛濫,可是等到完全放下一段時間之后,卻總在不經(jīng)意間想起書中的片段。后來知道了清少納言的生活境遇,更要為這書中流露出的閑適和贊賞暗暗欽佩。她婚姻不幸,生活貧苦,所依附的皇后又失勢了,可她依舊是那個看到美好事物就感動莫名,遇到不開心事務(wù)就皺眉的清少納言。她的生活屢遭變故,晚景蒼涼,可她活的很有智慧,不幸的婚姻沒有讓她怨天怨地,貧窮苦難的生活不僅沒有打倒她,反而讓她更加珍惜歲月中美好的事物,活在當(dāng)下,于是生活在她看來便是很美的。“眼因流多淚水而越發(fā)清明”說的就是她這樣的人吧。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短暫而珍貴的,我們也在這紅塵俗世中生活修行,回想年少時,我沒怎么享受過那個年紀(jì)青春期應(yīng)有的無憂無慮,我在朦朧的為自己的前途擔(dān)憂,擔(dān)心自己或許終生都要在一個平凡的地方度過平凡的一生。后來事實證明,擔(dān)憂是無用的,世事無常,人的一生會在哪個階段失去,遇見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境遇誰都無法預(yù)料,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讓自己的心靈變得強大,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始終以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努力過奮斗過,結(jié)果如何就隨天意吧。
回首往事,我是否因忙碌的工作,繁雜的人際關(guān)系而錯過了歲月中那些美好的瞬間?人生如逆旅行舟,在風(fēng)雨中那些拼搏向前的日子里的花開花落月圓月缺,我們總是匆匆而過。
《枕草子》經(jīng)典語錄
1、春天黎明很美。
逐漸發(fā)白的山頭,天色微明。紫紅的彩云變得纖細,長拖拖的橫臥蒼空。
夏季夜色迷人。
皓月當(dāng)空時自不待言,即使黑夜,還有群螢亂飛,銀光閃爍;就連夜雨,也頗有情趣。
秋光最是薄暮。
夕陽發(fā)出燦爛的光芒。當(dāng)落日貼近山巔之時,恰是烏鴉歸巢之刻,不禁為之動情。何況雁陣點點,越飛越小,很有意思。太陽下山了。更有風(fēng)聲與蟲韻……
冬景盡在清晨。
大雪紛飛的日子不必說。每當(dāng)嚴(yán)霜鋪地,格外的白。即使不曾落霜,但嚴(yán)寒難耐,也要匆忙籠起炭火。人們捧著火盆,穿過走廊,那情景與季節(jié)倒也和諧。一到白晝,陽氣逐漸上升,地爐與火盆里的炭火大多化為灰燼。——清少納言《枕草子》
2、洗頭,化妝,穿上浸滿香氣的衣裳,即使在沒人看見的地方,心中也十分快活。——清少納言《枕草子》
3、同是一個人,沒有了感情,便簡直覺得像別個人的樣子。——清少納言《枕草子》
4、春天是破曉的時候‘最好’。漸漸發(fā)白的山頂,有點亮了起來,紫色的云彩微細的橫在那里,這是很有意思的。——清少納言《枕草子》
5、玩耍要趁夜,對面不相識的時候。——清少納言《枕草子》
6、風(fēng)搖苦竹的黃昏。 夜里也萬事煩心。天剛亮就醒了。 ····· 山里的雪。 ······ 每月二十六、七,坐著不動徹夜交談;天亮?xí)r向外一看,若有若無,冷冷清清的殘月掛在山頭近處。 ······ 荒廢的人家,院子里爬滿了刺藤,亂篷長得很高,而明月無處不照的通亮;并不狂暴的風(fēng)兒在吹拂。——清少納言《枕草子》
7、前途無望,卻一味地老老實實、廝守著虛幻的幸福而安然度日的女人,使人感到心中郁悶,理應(yīng)予以鄙視。 大概每個人都有這么個時段,有點瑪麗蘇,認為自己總是例外,是特別的。不同的是認清事實的機遇早晚不同。你可以是例外是特別的,前提是你是否付出對等的努力。——清少納言《枕草子》
8、優(yōu)美的事是,瘦長的瀟灑的貴公子穿著直衣的身段。可愛的童女,特地不穿那裙子,只穿了一件開縫很多的汗衫,掛著香袋,帶子拖得長長的,在勾欄旁邊,用扇子障著臉站著的樣子。年輕美貌的女人,將夏天的帷帳的下端搭在帳竿上,穿著白綾單衣,外罩二藍的薄羅衣,在那里習(xí)字。薄紙的本子,用村濃染的絲線,很好看的裝訂了的。長出嫩芽的柳條上,縛著用青色薄紙上所寫的書簡。在染得很好玩的長須籠里,插著五葉的松樹。——清少納言《枕草子》
9、荒廢的屋子上爬滿了蔓草,而蓬草又長長地叢生,月華明亮,普照其上。——清少納言《枕草子》
10、春天黎明很美。逐漸發(fā)白的山頭,天色微明。紫紅的彩云變得纖細,長拖拖的橫臥蒼空。——清少納言《枕草子》
11、桃花初綻,柳色亦欣欣然可賞。——清少納言《枕草子》
12、并不是被愛的很深的女人,又心緒不佳,長期患病,她的男人肯定會覺得心煩的。——清少納言《枕草子》
13、沒有一個相識的人,在一起看熱鬧。——清少納言《枕草子》
14、住在一起,彼此客客氣氣,稱贊對方是杰出人才,卻終于不見面了。這樣的人委實罕見。 ······· 不論男人和女人、法師與僧徒,即使山盟海誓,相親相愛,但能好到最后的頗為罕見。——清少納言《枕草子》
15、已經(jīng)長大成人的女孩,假如聽到有關(guān)她的意外傳聞,當(dāng)面也是很難啟齒的。——清少納言《枕草子》
16、逢春便開,就有人會不在乎櫻花嗎?想必不會的。——清少納言《枕草子》
17、夏夜短,睡也沒來得及睡便到天亮,也是 有情趣的,冬夜長,一同很深的埋在被 窩,臥聽遠鐘,也是有意思的。少年郎 呀,這俗世,總之因著你,都是值得留戀 的。《枕草子》
18、雪花飄在水晶念珠,紫藤花,梅花上,漂亮的嬰兒在吃草莓。——清少納言《枕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