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利場讀后感800字
名利的塵埃誘惑,會蒙蔽你的眼睛。——題記
《名利場》是一部批判現(xiàn)實(shí)主義的小說,故事描寫了驕奢淫逸的貴族,滿身銅臭的企業(yè)家,無賴的鄉(xiāng)紳,吸食老百姓汗血的寄生蟲互相勾心斗角,你爭我斗。貝姬·夏普原本是個(gè)聰明、討人喜歡的女孩子,卻為進(jìn)入上流社會,是自己擺脫貧困,而不擇手段,名利的塵埃使她墮落,變得虛榮、貪婪、不近人情,貝姬·夏普不惜利用朋友、出賣丈夫,就為得走上通往上流社會的紅地毯,卻最終沾污了自己。
其實(shí)仔細(xì)沉思一下,名利只不過是一粒華麗的塵埃,它用它華麗的外表,迷惑了許多人,它讓人驕奢、虛偽、貪婪,然后最后卻親手毀了自己,等夢醒的時(shí)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為了名利六親不認(rèn),出賣了朋友和親人,才懂得名利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時(shí),卻晚了。名利戴著華麗的面具敲開你的門,用金錢誘惑你的虛榮,你自己就會不由自主地進(jìn)入一個(gè)泥坑,越陷越深,不可自拔,自己不知不覺也會變得令人厭惡,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可是最終還是墮落。
《名利場》中的主人公貝姬·夏普原先是個(gè)窮姑娘,她受夠了貧窮帶來的不公平和痛苦,一心要改變自己的命運(yùn),要把自己的命運(yùn)掌握在自己,于是,她通過走后門,對有勢的人的諂媚奉承……最后使自己麻雀變鳳凰,飛上了高高的枝頭。“榮名厚利,世所同競”充分地說明了貝姬·夏普的心理,“求之既不可得,卻之亦不可免。”表明了世人的想法,揭露了從古至今多少人的心聲啊,既然想得到名利卻又已經(jīng)得不到的話,何嘗不放棄呢?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放棄名利帶來的一切呢?這也是貝姬·夏普之所以變得看重名利的原因。
我們也可以從巴金的拒設(shè)“巴金文學(xué)獎(jiǎng)”、錢鐘書的拒當(dāng)“東方之子”到錢學(xué)森的拒上名人錄,均可看出他們的名利觀: “名利淡如水,事業(yè)重如山”,而書中的貝姬·夏普放棄不了名利,她放棄不了虛榮帶來的令人羨慕,更何況她受過了貧窮帶來的種種不公平,當(dāng)然舍不得放棄。
薩克雷在小說中刻畫了一個(gè)個(gè)自私、貪婪的主人公,他們?yōu)榱俗约旱睦妫幌奚磺校蜑榱说玫阶约合胍臇|西。如果陷入了名利編織的魔王,就在也拔不出來了,被名利所誘惑,得不到滿足,最后愈陷愈深,無可救藥。
掙扎在名利場之中,何時(shí)能夠醒悟過來,找一片心靈和愛的凈土吧,而塵埃早已落定。就像薩克雷在小說最后說的:“啊!虛榮中的虛榮!在這世界上我們又有誰是幸福的呢?我們又有誰如愿以償了呢?而就算如此,又有誰滿足了呢?”還不如放手,平靜地過完一生,從此把名利看作一灘清水,名利淡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