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盡的盡意思是消失,這句詩意為:太陽依傍著山巒沉落。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于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后兩句寫意寫得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融化的天衣無縫。

1、白日依山盡全詩帶拼音
dēnɡ ɡuàn què lóu
登鸛雀樓
zuò zhě:wánɡ zhī huàn
作者:王之渙
bái rì yī shān jìn,huánɡ hé rù hǎi liú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yù qiónɡ qiān lǐ mù,ɡènɡs hànɡ yì cénɡ lóu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fēng)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2、盡的古漢語解釋
①完;完盡;完了。《赤壁賦》:“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②全部用出。《寡人之于國也》:“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又】〈動使動〉使……完盡;竭盡;用盡。《黔之驢》:“斷其喉,盡其肉。”《諫太宗十思疏》:“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
③完結(jié);消亡。《捕蛇者說》:“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促織》:“轉(zhuǎn)側(cè)床頭,惟思自盡。”
④盡頭。《赤壁之戰(zhàn)》:“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⑤達(dá)到頂點(diǎn);窮極。《張衡傳》:“妙盡璇機(jī)之正。”
⑥全部;全都。《滕王閣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
⑦極端;最。《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⑧同“進(jìn)”,進(jìn)行。《邵公諫厲王弭謗》:“近臣盡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