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枯木逢春的意思
逢:遇到。枯干的樹遇到了春天,又恢復(fù)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亦作“枯樹逢春”。
近義詞:花明柳暗、枯樹逢春、枯樹開花、枯樹新芽、絕處逢生
反義詞:暗無天日、生不逢時 枯木朽株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譯文: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問道:‘當(dāng)枯樹像遇到春天那樣枝繁葉茂又怎么樣的呢?’大師說道:‘這種事人間少有。’”
2、枯木逢春的故事
在古時候,有一個叫德惠的大師。德惠大師是一位得道高僧,一心鉆研佛法,佛法造詣非常高,許多香客都是沖著他的名號過來,寺廟每日香火不絕。
有一天,寺廟門口來了一位請求留宿的書生,這個書生正是赴京趕考,沒有高中,心情十分低落,隨身的盤纏也用完了,無奈只能到寺廟請求留宿。高僧看此青年,雙眸清澈,可是黯然無神;神情慈善,卻一副厭世神色;正是大好年華,卻一副年邁無奈的舉止,不禁心生關(guān)切,特囑咐小和尚準(zhǔn)備了干凈的書齋,供其起居。
每天,這個書生每天跟隨和尚們一起飲食起居,誦經(jīng)念佛。偶有間隙的時候就在寺廟的隨處走動,碰到人也從不閑談,遇見德惠大師,也只是簡單問候幾句便離開,但是書生每天都會來到廟里的一顆枯木面前,喃喃自語,彷佛在對著樹說著悄悄話。
某日清晨,突見年輕人長跪寺前,眾人勸說,年輕人執(zhí)意要見德惠師父。師父不語,年輕人硬是等了一個白天一個黑夜。
德惠師父扶起年輕人,年輕人喜出望外,領(lǐng)著德惠師父來到枯木前,喜極而泣,“師父,看枯木逢春啊!枯木逢春了!” 年輕人和德惠師父訴說了自己不幸的經(jīng)歷,輕嘆:“連枯木都可逢春,我還有屬于我的未來嗎?”德惠師父,叫年輕人伸開手掌,順著年輕人的掌紋娓娓道來:生命紋,直抵掌緣,乃是長壽之相;姻緣線……
年輕人大惑不解,“您是得道高僧,悟得天地真諦,一定掌握著人的命數(shù)命運。恕我直言,可是我的少年得意,青年落魄,似乎和您說的并不相符啊?” 德惠師父微笑,“世人說我是高僧,愿來我這里祈福保平安,我佛慈悲,本該保佑蒼生,可是我院內(nèi)枯木確是你救活的啊。”年輕人不解。
德惠師父讓年輕人握掌成拳,輕言:“孩子,生命的紋路最終都在你的掌心,是你自己掌握的。就像那枯木,只有自己愿意去吸收你賜予的甘露,拼命生根,才能吐翠啊。你的人生也一樣的。” 年輕人突然大悟,這個年輕人后來重歸于世。從最小的幕僚做起,直至成了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重臣,他就是李鴻章。官場沉浮一生,他始終記得一切均掌握在自己手中。
3、枯木逢春的意思舉例
枯木逢春,陳花重放,舊作再版,自然是值得高興的。
這又是一次新社會的重建,而且是頗見成效的重建,一時神州大地如枯木逢春,生機盎然。
以飛動之態(tài)破平山遠水之靜,以枯木逢春之興替代三冬無暖氣之寒。
也許是認識了新女友,原本萎靡不振的他,突似枯木逢春般,重新有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