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外國小說推薦,值得反復的閱讀,有可能會有不同的體驗與感悟。
《瓦爾登湖》

亨利·戴維·梭羅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年3月
內容簡介
這本書的思想是崇尚簡樸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風光,內容豐厚,意義深遠,語言生動,意境深邃,就像是個智慧的老人,閃現哲理靈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樣的境界。
書中記錄了作者隱居瓦爾登湖畔,與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園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異歷程。讀本書,能引領人進入一個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
作者簡介
亨利·戴維·梭羅(1817-1862),美國超驗主義作家。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爾登湖邊建起一座木屋,過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寫下了著名的《瓦爾登湖》一書。
《老人與海》

歐內斯特·海明威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9年10月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一個漁夫的故事。古巴老漁夫圣地亞哥在連續(xù)八十四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終于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這魚實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被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他再遭到一條鯊魚的襲擊,最后回港時只剩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而在老圣地亞哥出海的日子里,他的忘年好友一直在海邊忠誠地等待,滿懷信心地迎接著他的歸來。
作者簡介
海明威,美國記者、作家以及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qū)的奧克帕克,晚年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自殺身亡。海明威的一生感情錯綜復雜,先后結過四次婚,是美國「迷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麥田里的守望者》

J·D·塞林格
譯林出版社
2007年3月
內容簡介
主人公是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菲爾德是當代美國文學中最早出現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爾頓出身中紐約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
學校里的老師和自己的家長強迫他好好讀書,為的是出人頭地,以便將來買輛凱迪拉克,而在學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談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慣周圍的一切, 根本沒心思用功讀書,因而老是挨罰,到他第四次被開除時,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美國最繁華的紐約城游蕩了一天兩夜,住小客店,逛夜總會濫交女友他在電影院里百無聊賴地消磨時光,糊里糊涂地召了妓女,情不自禁的與虛榮的女友摟摟抱抱,與此同時,他的內心又十分苦悶,企圖逃出虛偽的成人世界去尋批純潔與真理的經歷與感受。
這種精神上無法調和的極度矛盾最終令他徹底崩潰,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作者簡介
塞林格全名杰羅姆·大衛(wèi)·塞林格,1919年生于美國紐約城,父親是做于酪和火腿進口生意的猶太商人,家境相當富裕。塞林格十五歲的時候,被父母送到賓夕法尼亞州一個軍事學校里住讀,據說《麥田里的守望者》中關于寄宿學校的描寫,很大部分是以那所學校為背景的。
《傲慢與偏見》

簡·奧斯汀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3年7月
內容簡介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寫愛情與婚姻的經典小說。作品以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麗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見而產生的愛情糾葛為線索,共寫了四起姻緣:伊麗莎白與達西、簡與賓利、莉迪亞與威克姆、夏洛蒂與柯林斯。伊麗莎白、簡和莉迪亞是貝內特家五個女兒中的三個姐妹,而夏洛蒂則是她們的鄰居,也是伊麗莎白的朋友。男主人公達西與賓利是好友,且與威克姆一起長大,而柯林斯則是貝內特家的遠房親戚。
作者簡介
簡·奧斯汀,英國著名女性小說家。她的作品主要關注鄉(xiāng)紳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和活潑風趣的文字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
《動物莊園》

北島
喬治·奧威爾
上海三聯(lián)書店
2009年6月
內容簡介
小說不屬于人們所熟悉的蘊含教訓的傳統(tǒng)寓言,而是對現代政治神話的一種寓言式解構。“它是一部革命史,但它誤入歧途,而且第一次偏離都那么有理由。”作者在1945年該書出版是如是說。
作者簡介
喬治·奧威爾,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萊爾,英國作家、新聞記者、社會評論家,著名的英語文體作家。他在小說中創(chuàng)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話”等詞匯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有他的名字衍生的一個形容詞“奧威爾式”不斷出現在報道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以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家影響之深遠。
《等待戈多》

薩繆爾·貝克特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年1月
內容簡介
《等待戈多》寫的是發(fā)生在兩個黃昏的事情,但是沒有什么情節(jié)可言。主角是兩個流浪漢,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樹,兩個流浪漢就是樹下等待著一個叫戈多的人。他們一面做著聞臭靴子之類的無聊動作,一面在語無論次地夢囈。最后有一個男孩來說戈多今晚不來了,第一幕就算結束。第二幕就是第一幕的重復,只是當知道戈多又不來的時候,他們就想上吊,結果褲帶一拉就斷,于是只能毫無希望地等待下去。
作者簡介
薩繆爾·貝克特是先用英語后用法語寫作的愛爾蘭作家,也是法國荒誕派劇作家的主要代表之一。1969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