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知覺的游戲
知覺的游戲?咋聽之下,可能覺得有點抽象,但其實不然。“知覺”是一種將透過感官所獲得的資料,再經(jīng)過分析與解釋的能力。比如,我們可以讓孩子分辨不同形狀的物品,用觸摸猜東西、用舌嘗嘗各種調(diào)味品、玩配對游戲、辨認方向及方位;讓孩子觀賞及指認有背景的圖等活動。只要是能調(diào)動孩子感官的,都是知覺游戲。
二、分類的游戲
這是創(chuàng)造力學者威爾斯提出的方法。不僅僅是公務(wù)員的行測考試需要對圖形進行分類,家長平日也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類物品,例如小汽車、湯匙、鑰匙、鐵幣、回紋針……等,引導孩子找到物品的共性,進行分類。也可以通過顏色、形狀、大小等多種分類標準,鼓勵孩子多維度進行分類。
三、激發(fā)想象力游戲
小編印象很深小時候曾玩過一個游戲:只加一個筆畫,將日變成另外一個字,需要10種不同方法。那時候的我們,就絞盡腦汁地想,到底是加橫還是加豎,筆畫應該放在哪個位置,雖然想得很吃力,卻也是其樂無窮。
現(xiàn)在市場上,有很多兒童繪本在賣。家長們可買幾本畫冊給孩子,讓孩子發(fā)揮想象力,通過添加筆畫的方式,把一個物品變成另一個物品。
四、角色扮演的游戲
角色,是身份的一個象征。不同的角色,從事不同的職業(yè),做不同的工作。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對這些角色的定位不太清晰。家長可通過角色扮演,比如家長扮演病人、孩子扮演醫(yī)生,在角色互動中啟發(fā)孩子思考,提高孩子的認知力。
五、觀察的游戲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家長可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讓孩子觀察樹苗的成長,了解大自然的奧妙;觀察媽媽的表情,學會什么是察言觀色;觀察紅綠燈的變化,了解規(guī)則的遵守……學會觀察,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
說了這么多游戲,其實最關(guān)鍵的一點小編還沒說,那就是:家長要陪孩子做游戲!孩子最缺少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很多孩子玩游戲,都是出于對寂寞的一種排解。如果家長們在工作之余,能夠多陪陪孩子,那孩子也許就對游戲不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