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í fú。蚍蜉,是漢語詞匯。蚍蜉屬于一種體型相對較大的螞蟻,它喜歡生活在潮濕溫暖的土壤之中。有一定的毒性,常用來指自不量力的人。
例句:人與大象比力氣就好比蚍蜉撼樹。
相關(guān)詩句:蚍蜉撼大樹。撼:搖動。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昌黎先生集》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亦作“蚍蜉撼樹”。
詳細釋義:大蟻。《禮記·學(xué)記》“蛾子時術(shù)之”漢鄭玄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蟲耳,時術(shù)蚍蜉之所為,其功乃復(fù)成大垤。”唐孟郊《吊盧殷》詩之四:“可憐無子翁,蚍蜉緣病肌。”明宋濂《燕書》之十一:“夫王孫甝虪,獸也;伯趙,禽也;蚍蜉,蟲也,皆口不能言,冥頑不靈,其可服而制之者,奠心志寧嗜欲故也。”猶言小丑。常用作對敵人的蔑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