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鳥》是晉宋之際文學(xué)家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通過歸鳥不遇“和風(fēng)”歸而求與心相合之同調(diào)者,表現(xiàn)出對“遐路誠悠,性愛無遺”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表達了詩人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心志。詩分四章,第一章去林,第二章見林,第三章相林,第四章止林。全詩采用《詩經(jīng)》中“比”的藝術(shù)手法,以歸鳥喻詩人的歸隱之志。本文介紹的是陶淵明歸鳥其一,寫鳥的去林,“遠之八表,近憩云岑。”八表云岑,鳥兒總是想飛出去見一見世面,翱翔乎于地之間,不安于故林之地。當(dāng)時的陶淵明,本希望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

guī niǎo · qí yī
歸鳥·其一
wèi jìn:táo yuān míng
魏晉:陶淵明
yì yì guī niǎo , chén qù yú lín 。
翼翼歸鳥,晨去于林。
yuǎn zhī bā biǎo , jìn qì yún cén 。
遠之八表,近憩云岑。
hé fēng bù qià , fān hé qiú xīn 。
和風(fēng)不洽,翻翮求心。
gù chóu xiāng míng , jǐng bì qīng yīn 。
顧儔相鳴,景庇清陰。

譯文
歸鳥翩翩自在飛,清晨離巢出樹林。
天空遼闊任飛翔,就近歇息在云岑。
和暖春風(fēng)迎面吹,掉轉(zhuǎn)翅膀求遂心。
且看同伴相鳴叫,身影藏在清樹蔭。
注釋
翼翼:形容鳥飛翔的樣子,具有一種閑適從容之態(tài)。去:離開。
之:到,往。八表:八方以外極遠的地方。泛指天地之間。憩(qì):休息。云岑(cén):高聳入云的山峰。
洽:融合,這里是“順”的意思。翻翮(hé):掉轉(zhuǎn)翅膀。求心:追求所向往的。
儔(chóu):同伴。景:同“影”,身影,指歸鳥。庇(bì):隱藏。清陰:指清涼樹蔭。

賞析
此詩分四章,第一章去林;第二章見林;第三章相林;第四章止林。借鳥兒的眷戀林木,倦飛知還,道出詩人歸隱的心事。魚兒離不開水,鳥兒離不開林,人照樣也離不開大自然的家鄉(xiāng)。落葉歸根,詩人總是要歸還故鄉(xiāng)的。
首章寫鳥的去林,“遠之八表,近憩云岑。”八表云岑,鳥兒總是想飛出去見一見世面,翱翔乎于地之間,不安于故林之地。當(dāng)時的陶淵明,本希望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他說:“先師遺訓(xùn),余豈云墜!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看不慣政治上的卑劣庸俗,因此就像鳥兒飛回故林以求適志那樣托身“清陰”,“拂衣歸田里”了。此章暢寫高潔而自由的心志。
詩中之鳥,生機盎然、躍動、真純、無憂無慮,它不必再擔(dān)心遭罹網(wǎng)羅,也不會在日暮時漂泊無依。“翼翼歸鳥,相林徘徊。豈思天路,欣及舊棲”,不慕青云直上,而以飛回舊窠為最大的安慰。它無限深情地依戀著養(yǎng)育它的樹林,這是它生命的起點也是最終的歸宿。“翼翼歸鳥”其實就是陶淵明思想成熟的寫照,他終于找到了他生命與精神的依托之所——田園。就如《飲酒二十首》其七中所寫,那只“日暮猶獨飛”的“失群鳥”,終于找到了一株“孤生松”,所喜“勁風(fēng)無榮木,次蔭獨不衰”。在“世極”的東晉這一孤生的松蔭也足以避風(fēng)雨,托身家了。至此,詩人甚至把綱上到最高處:“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陶淵明與鳥恍如一物,鳥之于山林,恰如陶淵明之于田園、自然。山林為鳥棲息之巢,田園則為陶淵明生命與精神的歸宿之處。鳥是自然的化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宇宙自然相俯仰,此最為人類欣羨。因此它最易成為多情敏感的詩人筆下的意象。陶淵明因追求進取而迷惘,而又在迷惘中追求光明。他筆下的“翼翼歸鳥”也最具有深度及人格力量。它既非禰衡筆下的名貴之鳥,恃殊世之才;也不同于阮籍筆下的云間玄鵠,抱超塵之志。陶淵明詩中的鳥是“見林情依”,“欣及舊棲”,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飛回舊巢棲宿的歸鳥。“翼翼歸鳥”,乃是自由和諧人生的象征,對當(dāng)代人仍具有一定的指導(dǎo)意義和人生啟示。陶淵明的人生轉(zhuǎn)換及生存方式,從形式上,不一定值得效仿,而從其精神實質(zhì)上看,他的潛在價值無疑是巨大的。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約為東晉安帝義熙二年(406)陶淵明四十二歲時所作。陶淵明從二十九歲起開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厭惡官場,向往田園。義熙元年(405),他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即辭官回家,以后再也沒有出來做官。此詩當(dāng)作于彭澤歸田的次年,是與《歸園田居》組詩同時期的作品。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xué)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