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神奇校車》有感1000字
最有趣的科學課
從幼兒園大班買的《神奇校車》系列開始,我就喜歡上了它們,到現(xiàn)在為止不知道已經(jīng)讀了多少遍了,今年暑假我又看了一遍。
這一系列的書主要講了弗瑞絲小姐,大家都叫她“卷毛老師”,因為她的頭發(fā)是卷的。卷毛老師每天都會開著她的老爺校車,帶著同學們?nèi)ヌ诫U。為了了解人體結構,他們縮得很小很小,進入了阿諾的身體中,在人體的各個器官進行游覽;為了采集巖石標本,他們還進入到地球內(nèi)部去探秘;還去了海底探險,追尋恐龍,穿越颶風……可真是精彩極了。最有趣的,要算卷毛老師的衣服啦,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衣服就知道下一次要去探險什么,因為她的衣服和探險的內(nèi)容是相匹配的。
我最喜歡的是《迷失在太陽系》這一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卷毛老師開著神奇校車,帶著同學們飛往了太陽系探險,在神奇的宇宙探秘。他們從月球出發(fā),分別去了太陽、水星、金星等九大行星。從他們的旅行中,我知道了,人在每個行星中的體重都是不一樣的,那是因為每個行星的引力不同。最驚險的是在小行星帶了。卷毛老師在修理校車尾燈的時候,安全繩斷了,校車帶著同學們飛馳而去,而卷毛老師卻留在了小行星帶。幸虧卷毛老師的學生聰明,根據(jù)她留下的筆記,開車掉頭回到了小行星帶救了卷毛老師和自己,安全的回到了學校。
我從小也是一個愛問為什么的孩子,媽媽總說我有“十萬個為什么”。現(xiàn)在我漸漸長大,熱愛科學,喜歡探索。走在公園里,我會為一株不認識的植物而查找資料;周末,我和同學一起走訪英溪河,調(diào)查水質情況;假日里,爸爸媽媽帶著我參觀科技館、自然博物館。科學課后,我還會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自己做實驗,我尋找不同材質的筷子保存的方法,我種植鳳仙花,觀察綠豆發(fā)芽,養(yǎng)蠶寶寶……
就在前不久,我做了綠豆發(fā)芽的的實驗。我按照科學課上學到的方法,在一次性透明杯子中,利用濕的餐巾紙讓綠豆發(fā)芽。一天回到家,我發(fā)現(xiàn)自己房間窗戶旁的綠豆芽和餐桌上的綠豆芽長得不一樣,雖然它們都是同一天發(fā)芽的。有溫暖陽光照耀著地綠豆苗只長高了一點點,而且莖是暗紅色的,被我遺忘在餐桌上的綠豆反而長得又高又綠,這是為什么呢?植物的生長不是需要陽光嗎?難道綠豆不喜歡?這暗紅色的莖是被太陽曬傷了嗎?我的心中充滿疑惑,詢問了爸媽,他們也無法解釋。為了解開這些奧秘,我決定將錯就錯,一盆繼續(xù)放在陽光下,一盆放在了陰暗的角落。沒想到,陰暗處的綠豆苗瘋長,就像吃了“催長劑”一般,而陽光下的綠豆苗不緊不慢地生長著。我詢問了“度娘”也沒有明確的答案,那就繼續(xù)觀察吧。我每天都是早上給它們澆水,晚上看望,四五天以后,我發(fā)現(xiàn)角落的綠豆苗雖然個子很高,但是特別柔弱,一副“弱不禁風”的病態(tài)樣,有幾根都已經(jīng)開始蔫了,而向陽窗臺上的綠豆苗莖粗壯有力,兩片葉子充滿生機。從這次的實驗觀察中,我知道了綠豆種子發(fā)芽可以沒有陽光,但是要想健康地生長還是離不開陽光的。
在生活中,我留心看,用心做,做中學,學到了很多的科學知識。科學無處不在,生活中就有最有趣的科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