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勸學詩帶拼音版,此詩為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趙恒的一首詩,用“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來勸勉學子讀書上進,這幾句詩雖然有著鮮明的功利傾向,卻在民間廣為流傳。

quàn xué shī
勸學詩
sòng dài:zhào héng
宋代:趙恒
fù jiā bù yòng mǎi liáng tián,shū zhōng zì yǒu qiān zhōng sù。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ān jū bù yòng jià gāo táng,shū zhōng zì yǒu huáng jīn wū。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chū mén mò hèn wú rén suí,shū zhōng chē mǎ duō rú cù。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qǔ qī mò hèn wú liáng méi,shū zhōng zì yǒu yán rú yù。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nán ér ruò suì píng shēng zhì,liù jīng qín xiàng chuāng qián dú。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jīng)勤向窗前讀。

譯文
想要讓家庭富裕不需要買肥沃的土地,讀書就可以獲得許多稻米。
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書中就有黃金打造的房子。
出門不要怕沒有人跟隨,讀書做了官就能享受車馬的簇擁。
娶妻不要害怕沒說媒,考取功名后自然能擁有美人。
男人如果想實現(xiàn)平生志向,就趕緊勤奮地在窗前讀書吧。
注釋
千鐘:極言糧多。
安居:安定地生活。

簡析
“黃金屋”指代榮華富貴的生活,“顏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概括了過去許多讀書人讀書的目的和追求。其實列舉這兩者只是一種借代的說法,它們是一朝金榜題名出人頭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獲,這里也就代指出人頭地。古代許多讀書人讀書的目的求的就是一個出人頭地。所以人們也就常用這句話鼓勵別人或子女讀書。
字里行間給我們的啟示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用現(xiàn)代理念去解釋,讀書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會的一個功能,讓學生掌握知識學能,以投身社會,服務人群。
趙恒
宋真宗趙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為元德皇后李氏。至道元年(995年),被立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趙恒即位。乾興元年(1022年),趙恒駕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謚號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廟號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謚至膺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趙恒好文學,善書法。著名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勵讀書人讀書科舉,參政治國,使得宋朝能夠廣招賢士治理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