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明代詩人王稚登的一首立冬詩。秋風(fēng)吹盡,舊庭樹木。這是寫“秋風(fēng)之寒”,交代了立冬之時空。舊庭樹木,落葉紛飛,正是秋風(fēng)之寒,凋敝萬物的結(jié)果。黃葉丹楓,客里過冬。這是寫“黃葉之寒”,交代了立冬之處境。即“黃葉丹楓”之時,客居他鄉(xiāng)。“黃葉丹楓”,化用了晏幾道“紅葉黃花秋意晚”之詩境。一個“客”字寫出了“萬里念將歸”的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

lì dōng
立冬
míng dài:wáng zhì dēng
明代:王稚登
qiū fēng chuī jìn jiù tíng kē,huáng yè dān fēng kè lǐ guò。
秋風(fēng)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
yì diǎn chán dēng bàn lún yuè,jīn xiāo hán jiào zuó xiāo duō。
一點(diǎn)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譯文
等到秋風(fēng)吹盡,舊庭樹木,也就該到冬天了。樹葉黃了,楓葉紅了,我還客居他鄉(xiāng)。
夜里一盞青燈,窗外半輪秋月,伴我左右。立冬來了,今宵寒冷,更甚昨宵了。
注釋
庭柯:庭園中的樹木。
丹楓:火紅的楓葉。
禪燈:本意佛寺之燈,這里借指青燈。

賞析
這是明代詩人王稚登的一首立冬詩。
“公安派”代表人物之一袁宏道認(rèn)為王稚登的詩文“上比摩詰(王維),下亦不失儲(光羲)、劉(長卿)”,對于其詩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jià)。
秋風(fēng)吹盡,舊庭樹木。這是寫“秋風(fēng)之寒”,交代了立冬之時空。舊庭樹木,落葉紛飛,正是秋風(fēng)之寒,凋敝萬物的結(jié)果。黃葉丹楓,客里過冬。這是寫“黃葉之寒”,交代了立冬之處境。即“黃葉丹楓”之時,客居他鄉(xiāng)。“黃葉丹楓”,化用了晏幾道“紅葉黃花秋意晚”之詩境。一個“客”字寫出了“萬里念將歸”的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
一點(diǎn)禪燈,半輪秋月。這是寫“燈月之寒”,交代了立冬之孤影。“禪燈”,本意佛寺之燈,這里借指青燈。庭院里的樹葉被吹落了,屋內(nèi)只剩孤燈一盞,從窗戶向外望去,只有半輪秋月伴我孤獨(dú)。“一點(diǎn)”“半輪”兩個量詞的連續(xù)使用,更加重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dú)感。
今宵寒冷,更甚昨宵。這是寫“今宵之寒”,交代了立冬之感受。一個“寒”字,可作全詩詩眼,亦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為何今宵寒冷更甚昨宵?表面上是寫立冬之后,天氣更冷了;實(shí)際上則是寫內(nèi)心的思鄉(xiāng)之情,比秋天更濃烈了。立冬一過,歲末即將來臨,每一位游子的思?xì)w之心,就此拉開了序幕。
立冬時節(jié),愿遠(yuǎn)方的游子都能安排歸家的日程,愿寒風(fēng)中的你我,都能被溫暖地相待!
王穉登
王穉登(1535—1612),即王稚登,字伯谷,號松壇道士,蘇州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朝后期文學(xué)家、詩人、書法家。王穉登少有才名,長益駿發(fā),名滿吳會。嘉靖年間,兩度游學(xué)京師,客大學(xué)士袁煒家。萬歷二十二年,與陸弼,魏學(xué)禮等召修國史。萬歷四十年(1612年)卒,年七十七。著有《吳社編》、《弈史》、《吳郡丹青志》。擅長書法,善書法,行、草、篆、隸皆精,名作《黃浦夜泊》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