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熊入夢,漢語成語,拼音是fēi xióng rù mèng,意思是原指周文王夢飛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賢臣的征兆。出自《史記·齊太公世家》。

1、飛熊入夢的意思
意思是原指周文王夢飛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賢臣的征兆。
近義詞: 非熊非羆(pí)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螭(chī),非虎非羆(pí);所獲霸王之輔。’”
譯文:
西漢.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在出外狩獵之前,占卜一卦,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yè)的輔臣。”
2、飛熊入夢的故事
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非常的賢能,在他的手下雖然有不少才高八斗的賢人,但還缺少一個能文能武、極有才干的人作為輔佐。要是能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就能大展宏圖一番。
他求賢若渴,希望找到這樣一個人才。在當時有個能人名姜尚,號飛熊,人稱姜太公。姜尚文武雙全,雖已70歲但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還想建功立業(yè),他知道周文王是個德高望重的明君。所以就經(jīng)常去渭水河邊釣魚,只是這個釣魚用的是離水面三尺的直鉤釣魚,目的就是能遇到周文王,能夠為周文王建功立業(yè)一番。
一天晚上,周文王夢見一只生有雙翅的熊飛進自己的懷中。第二天,周文王叫太史編占卜,把占卜結果編成歌詞,唱給周文王聽:“快快上渭水北岸打獵,一定有個大大的收獲。不是螭(傳說中一種像龍的動物),也不是龍;不是虎,也不是羆(熊的一種)。得到個能人是公侯,他是老天爺賞你的大幫手。”
周文王興高采烈,就帶領人馬到渭水北岸去打獵,果然遇到了姜尚。周文王發(fā)現(xiàn)他學富五車、見識超群,又得知他號飛熊,是自己一直要尋訪的人才。于是,周文王就拜姜尚為太師。就是赫赫有名的姜太公。
周文王死后,姜尚又輔佐他的兒子周武王,終于滅了商朝。
3、飛熊入夢例句
昔商高宗曾有飛熊入夢,得傅說于版筑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