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稻草人讀后感,《葉圣陶代表作:稻草人》是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作者葉圣陶也是中國現(xiàn)代童話創(chuàng)作的拓荒者。茅盾這樣評價葉圣陶:你要從他作品中尋找驚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無驚人處,有他那種凈化升華人的品性的力量。

《稻草人》這本書的作者是葉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葉紹鈞,作品有《火災》、《線下》、《稻草人》、《隔膜》、《月亮姑娘的親事》等,他的作品風格為憐憫、活潑、悲傷、純真、善良等為主,諷刺了那些怯弱、空虛、貪婪、虛度時光、自私自利的人,贊美了純潔、善良、同情、機智、為社會奉獻的人。
《稻草人》這本書是多個童話故事結合而成的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稻草人》,《稻草人》這個故事講了:一個骨架是栗木,肌肉和皮膚都是黃稻草,戴著帽子,拿著扇子的稻草人,他獨自站在田野里,驅(qū)趕落下來吃麥子的小鳥,它的主人也是一個可憐的人,她的丈夫先死了,她和兒子忙活了五年,還清了債務,沒想到她的孩子又得了白喉,死了,又忙活了五年,才又還清了一次債務。第二年,下大雨,發(fā)起了洪水,把她家種的麥子全淹了,她把眼睛也哭壞了。稻草人希望這一波麥子不再有事,于是便盡心盡力的幫主人看著麥子,不讓麥子遭到任何侵害。有一晚,一只飛蛾飛到了麥子上,產(chǎn)下了卵,可是主人以為沒事,便安安心心地走了,稻草人想到主人一年的勞動成果都白費了,便傷心起來,后來又來了一對不幸的母子,一條倒霉的鯽魚,和尋死的夫人。令稻草人十分悲痛。
這一篇童話中說明世界上有許多不幸的人,我們要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著名作家葉圣陶老先生的《稻草人》里包括了多個童話,其中“稻草人”這個故事深深地吸引和打動了我。
稻草人是一位老太太用稻草扎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幫老奶奶看莊稼。他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老太太的丈夫和兒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只有靠種稻田養(yǎng)活自己。稻草人看到稻子被蟲子吃了個精光,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是卻一動也不能動。
有一次稻草人見船上的一位女士和她的兒子。兒子得了病,想要喝水,可那位女士顧不上給他水喝,而是不停在河里捕魚。捕了一條鯉魚,把它放在在桶里,剛好就在稻草人的旁邊。鯉魚對稻草人說:"你救救我吧!"可是稻草人動不了,鯉魚只能慢慢地死去了。
稻草人還看見一位農(nóng)婦因為生活悲慘,想要跳河自盡,稻草人想救她卻有心無力。
稻草人是一個樂于助人、極富同情心的人。可惜他只是一個稻草人,不能動也不能說話,只能看著一件件悲慘的事情發(fā)生卻無能為力,但是他那顆善良的心始終在打動著我們。我們也應該做一個內(nèi)心善良的人,懂得去關愛別人,幫助別人,世界才會越來越美好!

這個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是葉圣陶爺爺?shù)耐捈?mdash;—《稻草人》。其中,令我記憶深刻的還是《稻草人》這一篇文章。
文章講的是一個稻草人的故事。稻草人非常盡職,時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他只希望主人能有一個好收成。
但是,可怕的事還是發(fā)生了。一只小蛾飛來了,它是稻子的仇敵。可是稻草人無論如何也趕不走小蛾。那小蛾當天就在稻葉上下了子,飛走了。稻草人非常害怕,就使勁搖著扇子,警告主人。但是,主人走了,警告是無效了。
這一夜,慘痛的事情都讓稻草人給遇著了。他想給生病的孩子煮茶喝,想給漁婦煮粥吃,想阻攔婦女自殺。但是,他就像樹木一樣,不能走動。最終,痛苦的稻草人還是倒下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有很深的感觸。首先,稻草人的那種精神使我很感動。他是一個有責任心同時又有愛心的稻草人。他樂于助人,默默奉獻,也不求回報,只希望別人能夠快樂。無論付出多少艱辛與汗水,他都一心想幫助他人。但可惜的是,他不能動。他就像樹木一樣,定在泥土里。他的力量太弱小,希望幫助別人,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受苦。自己只好在一旁因內(nèi)疚而流淚。
稻草人只有微小的力量,卻還是一心想為別人服務,而現(xiàn)實世界的我們,能動也能說話,卻不曾想過幫助更多的人。所以,我們要學習稻草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雖然稻草人最后沒能保護好田地,但他的精神會時刻激勵著我,使我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