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成詩的意思是指在七步之內(nèi)作成一首詩,常用來稱贊人才思敏捷。下面來一起看看七步成詩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三國時期,曹操與卞氏生有四子,長子曹丕善謀略,二子曹彰勇猛善戰(zhàn),三子曹植文采斐然,四子曹熊驍勇。因曹植頗有文采,曹操早年曾想立其為太子,后又轉(zhuǎn)立曹丕。曹操死后,長子曹丕繼位,因擔(dān)心幾個弟弟與他爭奪王位,便先下手為強(qiáng),先找借口處理了二弟和四弟。當(dāng)時,三弟曹植雖已被貶外地,但曹丕對父親曾想立他為太子非常記恨,一心想殺了他。
卞太后不想繼續(xù)見到兄弟間自相殘殺,為曹植百般求情。曹丕答應(yīng)了母親的請求,就將曹植宣到大殿上,說道:“素聞你有才名,今在大殿之上,你若能在七步之內(nèi)以《兄弟》為題作詩一首,且詩中不出現(xiàn)‘兄弟’二字,我便饒你!”曹植聽后略為思索,便邁開步子朗聲念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出詩中含義,不免有些慚愧,就免其死罪,貶為安鄉(xiāng)侯,終生不得進(jìn)京。

七步成詩主人公: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一說鄄城),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作為建安文學(xué)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后人因其文學(xué)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華美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xué)家謝靈運(yùn)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dú)占八斗”的評價。文學(xué)批評家鐘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并在《詩品》中把他列為品第最高的詩人。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