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名著有哪些?2006年,美國《讀者文摘》和《紐約時報》組織歐、亞、美、澳、非五大洲的十萬讀者進行投票,評選出了世界十部文學經典。2007年,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英、美和澳洲的125位作家應邀從五百多部最受讀者喜愛的文學作品中評選出他們心目中最值得閱讀的十部經典。
世界十大經典名著,是名個時代在世界各國最受重視,最獲好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目標與生活方式的十部經典巨著。它們當之無愧地代表著世界文學的最高成就,被一代又一代人尊為文學典范與思想巔峰,成為人類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精神源泉。
1.世界十大經典名著一
《十日談》(14世紀)

喬萬尼?薄迦丘(意大利)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第一部重要的小說杰作,以古羅馬諸散文大師為典范,結構完整,文筆精煉,語體優(yōu)美,語言豐富、生動,為意大利文學奠定了基礎,對十六、十七世紀歐洲現(xiàn)實主義文學傳統(tǒng)產生了巨大影響,開歐洲近代短篇小說先河。可以說此后的歐洲短篇小說家傳承的都是薄迦丘的衣林。
喬萬尼?薄迦丘(意大利)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源的――意大利第一位重要作家,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勇敢地熱愛現(xiàn)世生活,反對當時籠罩全歐的禁欲主義思想,率先倡導人文主義精神,開創(chuàng)了小說創(chuàng)作的千古先河。
2.世界十大經典名著二
《懺悔錄》(1782)

讓?雅克?盧梭(法)
被稱為“代表全人類向上帝遞交的懺悔書”。1782年首度在法國發(fā)表后,立即激起軒然大波。作者以驚人的勇氣,赤裸裸地寫出自己內心深處最隱秘的感情,熱情贊頌個人情感的獨立價值,是一部用散文寫就的優(yōu)美詩篇。對十九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出版二百多年,至今仍在世界各國暢銷不衰。以其驚人的真實性,不僅成為一部震撼人心的經典文學名著,亦成為回憶錄文學中“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千古絕唱!
讓?雅克?盧梭(法)
18世紀法國乃至歐洲最杰出的啟蒙運動思想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與伏爾泰、孟德斯鳩合稱歐洲“啟蒙運動三大導師”,掀起了這場波及全歐的資產階級思想運動,并最終導致了震撼世界的1789年“法國大革命”,奠定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制度基礎,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價值觀的首倡者,被德國大文豪歌德稱為“精神上的父親”。
3.世界十大經典名著三
《白鯨》(1845)

赫爾曼?梅爾維爾(美)
這部美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少有的經典,首次出版即成為全世界最被廣泛閱讀和研究的對象。這部偉大的作品,是人類在自然與社會中力量與思想的所在。是美國文學一座莊嚴的里程碑。美國作為一個民族,第一次能夠以獨立的身份代表全人類發(fā)出它自己獨特的聲音,對人類社會當時狀態(tài)做出了高度概括。是人類征服自然,自身成長過程的一次全景式濃縮。閱讀此書是一場令人筋疲力盡的旅行,是人類與自然,、與神明的一次全景式對話。
赫爾曼?梅爾維爾(美)
美國拓荒文學的奠基人,是美國當時唯一獲得世界承認的文學大師,其坎坷、驚險的個人經歷在各個時代的作家中均極為罕見和珍貴。其所反映的人類在種種極端環(huán)境中的體驗與靈魂升華成為人類思想寶庫中的無價財富,到達其他作家羨慕而難以企及的境界。
4.世界十大經典名著四
《罪與罰》(1866)

陀斯妥耶夫斯基(俄)
陀斯妥耶夫斯基:“心理小說”的代表作,以“一次犯罪心理報告”的形式,描述了一個知識分子的雙重人格與分裂心理。作者調用了內心獨白、潛意識渲泄、下意識行動、錯覺、幻覺以及夢境等令人目不暇接的豐富手法,以“新的形式、新的結構”完成種種非理性表現(xiàn)及反傳統(tǒng)效果,開創(chuàng)了此類寫法的先河。其“一死換百手”的價值觀引起了當時文學家、評論家以及廣泛的社會階層曠日持久的大討論。每年全世界仍有無數(shù)研討會、紀念會召開,探討陀氏作品,尤其是《罪與罰》的社會與哲學意義。
陀斯妥耶夫斯基(俄)
19世紀后期俄國文壇上最杰出的作家,被別林斯基稱為“偉大的作家”。與列夫?托爾斯泰并列為俄國文學史上的“雙子星座”,對世界文學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與影響,以其手術刀的般精確的筆法,解剖了一個龐大帝國沉重的城市化步伐。他開啟了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流派中“心理小說”的寫法,至今仍是世界各大學語言文學系教授、學者研究的范本,當尼采發(fā)現(xiàn)陀斯妥耶夫斯基時,不禁驚呼“立即聽到了血緣本能的呼聲”。
5.世界十大經典名著五
《復活》(1889-1899)

列夫?托爾斯泰(俄)
托爾斯泰的”封筆之作,最全面、最充分反映其世界觀矛盾的終結作品。情節(jié)起伏跌宕,人物刻劃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爐火純青的老辣筆法,比其任何其它作品都更為深刻地反映了成為社會主要焦點的所有制矛盾,男性對女性在“靈與肉”之間的痛苦掙扎。達到了”撕下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并因此書而成為一個“強烈的抗議者、激憤的揭發(fā)者和偉大的批評家”。
列夫?托爾斯泰(俄)
十九世紀俄國以及世界文壇泰斗,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其作品幾乎每一部都在世界文壇上占據(jù)著第一流的地位,最俄羅斯社會生活的宏偉史詩。他繼承了俄國及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不斷突破,通過大量哲理、道德、宗教和歷史問題涵蓋了廣闊的藝術表現(xiàn)領域,將這一偉大的文學流派推至巔峰。6.世界十大經典名著六
《九三年》(1895)

維克多?雨果(法)
最全面、最徹底體現(xiàn)法國大文豪雨果人道主義思想與寫作藝術的名著,歷來被法國文學學者,專家評為“五星級”作品,“法蘭西文學王冠上的明珠”!將世界文學與哲學思想流派中地位顯赫的法蘭西人道主義思想闡發(fā)到登峰造極的程度,被全世界熱愛與崇拜這一思想流派的讀者奉為必讀的圣經。
維克多?雨果(法)
法國積極浪漫主義運動的杰出代表,法蘭西文學卓越的驕傲。一生起伏跌宕,思想博大精深,一生跨越整個十九世紀四分之三,經歷了法國大革命后期、拿破侖時期、法國王室復辟時期、七月革命、共和時期、普法戰(zhàn)爭等等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是激動人心、改變世界的十九世紀的見證人。去世時法國全國舉行悼念活動,以“國葬”級別安葬于巴黎最有名的“拉雪茲公墓”,前往瞻仰的人們絡繹不絕,至今如此。
7.世界十大經典名著七
《尤利西斯》(1922)

詹姆斯?喬伊斯(愛爾蘭)
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英語文學著作”,是一部愛爾蘭和以色列“兩個民族的史詩”。作品剖析現(xiàn)代社會人的精神狀態(tài),表現(xiàn)人的本質,涉及了幾乎一切對西方文明社會構成影響的文化領域。除英語之外,還廣泛運用了拉丁語、希臘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梵文總共18種語言、引用了荷馬史詩,希臘神話,伊索寓言,以色列民歌等等各民族神話、傳說、寓言、民族史詩等文化遺產,是二十世紀一部包羅萬象的“現(xiàn)代奇書”。著名傳記作家,評論家艾爾曼稱之為“在有趣的小說中,它是最難懂的;在難懂的小說中,它是最有趣的”。
詹姆斯?喬伊斯(愛爾蘭)
被認為是繼彌爾頓之后最偉大的英雄大師。其對英語語言藝術掌握之嫻熟、創(chuàng)造之精妙均已臻化境,對意識流、表現(xiàn)主義等艱深繁難的寫法舉重若輕,對歐洲自希臘羅馬時代以降的各民族傳說、文學遺產運用自如,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在世界所有文學大師中,從未有一人博學多才達到如此地步,被稱為“作家中的博士”。
8.世界十大經典名著八
《魔山》(1924)

托馬斯?曼(德)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長篇哲理小說,堪稱德語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中率先融現(xiàn)實主義與現(xiàn)代主義于一爐的典范。是二十世紀初人類精神空虛、道德淪喪、危機四伏的資本主義社會縮影。除去生與死的核心主題外,小說對于“時間”這一構成生命的重要因素做了精彩、深入、全面的思考。不僅對于其個人思想及創(chuàng)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也成為世紀初整個西方世界的精神寫照,從而一舉確立了其現(xiàn)代經典的崇高地位。
托馬斯?曼(德)
諦造了二十世紀上半葉德語文學史上堪與歌德、席勒時代的“狂飆突進運動”相媲美的新高峰。被評為德國有史以來“第一個長篇小說大師”、“德語現(xiàn)代文學的火車頭”。真正贏得了崇高而持久的國際聲譽,實現(xiàn)了德語文學發(fā)展史上的一個巨大突破,開創(chuàng)了一代風氣。
9.世界十大經典名著九
《永別了,武器》(1929)

歐內斯特?海明威(美)
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最重要、最成功的一部長篇小說。美國最具世界聲譽的文學大師海明威的得意之作。以作者在作戰(zhàn)前線的親身經歷為原型,以一場撼人心魄的戰(zhàn)地浪漫史為主線,描述了這場大戰(zhàn)亂中人類理智與情感的扭曲、美好、崇高價值的廢棄,以及個人生活的異化,是海明威高超寫作藝術的集大成之作,也是美國文學史上罕見的驕傲之一。
歐內斯特?海明威(美)
美國最具世界聲譽的大師作家,受到歐洲高級知識分子的廣泛欣賞與極高評價。其思想冷峻、深刻,帶有濃厚的美國西部色彩,是美國青年經久不衰的崇拜偶像之一。其寫作藝術質樸中帶有極其高貴的氣質,成為后世作家樂于效仿的經典文本。
10.世界十大經典名著十
《百年孤獨》(1967)

加西亞?馬爾克斯(哥倫比亞)
作家醞釀了十多年,“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運用了所有的寫作技七”創(chuàng)作出來的一部杰作。把最不可思議的奇跡與最純粹的現(xiàn)實生活結合在一起,既反映了拉美國家的政治現(xiàn)實與社會現(xiàn)實,又隱隱濃縮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至今的全部歷史。是一部“其中出現(xiàn)了一切情況 ”的書,一部“日常生活的長詩”,也是一部人類社會發(fā)展寓言。其中的歷史脈絡云遮霧罩,隱約出沒在鬼魂、夢幻、神話、預感和預示,輪回的時間中,朦朧恍惚、似夢非夢,似真非真,作者仿佛帶領我們一次又一次穿越那“仿佛原罪出現(xiàn)以前的潮濕而寂靜的天堂”。
加西亞?馬爾克斯(哥倫比亞)
融歐洲文化、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與東方文化于一爐,集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流派之大成,于198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拉美文壇上一代文學巨匠。烏拉寺作家馬里奧?貝爾迪評論說:“我不知道諾貝爾文學獎是否會給馬爾克斯增添更多的聲譽,但是可以肯定地說,馬爾克斯會使諾貝爾文學獎的信譽有所恢復。”智利杰出的大詩人聶魯達稱之為“塞萬提斯之后最偉大的語言大師”,“當代的塞萬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