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我國古代一個著名的人物,是杰出的軍事家。一飯千金成語就講的是韓信的故事,曾經(jīng)的韓信吃不飽飯,有一個人就經(jīng)常給他飯吃,后來韓信就用千金報(bào)答了她。親愛的小伙伴們,大家想要知道一飯千金背后的小故事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關(guān)于一飯千金的成語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飯千金的成語故事
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侯,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著好運(yùn)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jì)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克苦僅能以雙手勉強(qiáng)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的報(bào)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并不希望韓信將來報(bào)答她的。
后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
這句成語就是出于這個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說: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diǎn)點(diǎn)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我們有能力時,應(yīng)該重重地報(bào)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我們運(yùn)用這成語時,必須透澈的了解它的含義,第一,真心誠意的樂于助人的人,是永遠(yuǎn)不會想人報(bào)答他的;第二,有錢人對窮人的救濟(jì),那是一種捐助,即使窮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報(bào)答他,也不能稱之謂“一飯千金”;第三,最難能可貴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難的情形下,出于友愛、同情的去幫助別人,這樣的幫助,在別人看來,確是“一飯”值得“千金”的。
一飯千金的成語解釋
比喻厚報(bào)對自己有恩的人。
一飯千金的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一飯千金的成語啟示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diǎn)點(diǎn)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我們有能力時,應(yīng)該重重地報(bào)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韓信簡介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qū))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并列為漢初三杰,與彭越、英布并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zhàn)”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yù)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zhàn)”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為“兵仙”、“戰(zhàn)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并著有兵法三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