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龍陽縣青草湖》是元末明初詩人唐溫如的作品。全詩筆調(diào)十分地輕靈,寫景記夢,虛實(shí)相間。構(gòu)思之新穎獨(dú)特,詩境之飄渺奇幻,是古詩中的上乘之作。而充溢在字里行間的那極富浪漫的色彩,也在后人的詩文中留下了無法磨滅的痕跡。

tí lóng yáng xiàn qīng cǎo hú
題龍陽縣青草湖
yuán dài:táng gǒng
元代:唐珙
xī fēng chuī lǎo dòng tíng bō , yī yè xiāng jun1 bái fā duō 。
西風(fēng)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fā)多。
zuì hòu bú zhī tiān zài shuǐ , mǎn chuán qīng mèng yā xīng hé 。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譯文
洞庭湖被蕭瑟的秋風(fēng)吹老,一夜愁思,湘君也多了白發(fā)。
喝醉后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清朗的夢中,我好似臥在璀璨的星河中。
注釋
龍陽縣:即今湖南漢壽。
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東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與洞庭湖一脈相連,所以,詩中又寫成了“洞庭湖”。
湘君:堯的女兒,舜的妃子,死后化為湘水女神。
天在水:天上的銀河映在水中。

賞析
一、二兩句,詩人由對眼前自然景色的深廣感受而引起對神話中人的向往,借以對神話的幻想,反映出是時(shí)境界的逐漸深入。“西風(fēng)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fā)多。”詩中境界由一“老”字帶起。秋風(fēng)颯颯,洞庭湖水渺渺茫茫。那景象,與春日輕漾寧靜的碧水相較,是和樂世間另一面的深邃的人生。詩人所思所憶漸漸入深。所思所悟如何細(xì)言,唯有訴付對白發(fā)湘君的神往,那江山與人生的化境,即是這般深沉了!傳說湘君聞帝舜死于蒼梧之野,追隨不及,啼竹成斑,那宿命卻如何可及呢?此夜洞庭可老,湘君如約此等情境,復(fù)能何言?這等思悟境界深廣,洞庭深廣的秋色可謂遇到了知音。思緒沉沉,竟至幻象,晝曉和樂塵世,此夜卻換了人間。以神抒情,寄思于景,至幻乃深。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秋風(fēng)已久,賞景漸忘景,不分是天上星、水中星?夜深思量長,怎知何時(shí)已醉?昔杜甫心懷長安,所目瘡痍,“春水船如天上坐”,但悲其生不能已,故無緣這般深然長醉、安然入夢。泊舟、泊夢,天河或曰星河,景中或曰境中,所思或曰所忘。詩人的夢境,滿船清夢,是詩人思量著的人生。然而,秋湖相往來,物我無礙,陶然自在,正是快哉。一二句亦真亦幻,愈是明了,愈是癡然;三四句境中心中,卻深沉了,方瀟灑了。所以,境界深了,夜即夢了,此真人生佳境也。
唐珙
唐珙,字溫如,元末明初詩人,會(huì)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其父南宋義士、詞人唐玨在至元中與林景熙收拾宋陵遺骨,重新安葬,并植冬青為識。在鄉(xiāng)里以詩知名,但所作傳世不多。生平僅略見于《御選元詩》卷首《姓名爵里》 、《元詩選補(bǔ)遺》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