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姑六婆的成語故事】
根據(jù)元代陶宗儀所著的《南村輟耕錄》記載,“三姑六婆”原本是指古代婦女從事的九種職業(yè)的總稱,但這九種職業(yè)被當時一般社會大眾認為是不高尚的,有違社會禮俗。一個家庭里如果有人從事其中一種工作,家中很少不會發(fā)生奸污、竊盜等邪惡淫亂的事情。若是能像躲避蛇蝎般謹慎,遠離這些人,也許是使家宅安寧的方法。也因為古代社會風氣保守,婦女大都足不出戶,只有這些三姑六婆和她們接觸的機會較多,閑話家常之下,容易搬弄是非,造謠生事,所以有人就用“三姑六婆”來比喻那些愛搬弄是非的婦女。后來“三姑六婆”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愛搬弄是非的婦女。
【成語名字】三姑六婆
【漢語拼音】sān gū liù pó
【成語解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wěn)婆。指古代婦女所從事的職業(yè)名稱。語本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三姑六婆》。后用“三姑六婆”比喻愛搬弄是非的婦女。
【成語典故】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三姑六婆》
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wěn)婆也。蓋與三刑六害同也。人家有一于此,而不致奸盜者,幾希矣。若能謹而遠之,如避蛇蝎,庶乎凈宅之法。
【成語注解】
1、尼姑:民間對出家女眾的稱呼。
2、道姑:女道士。
3、卦姑:以占卜算命為業(yè)的女子。
4、牙婆:以介紹人口買賣為業(yè)的婦人。
5、媒婆:以作媒為職業(yè)的婦人。
6、師婆:巫婆,以通鬼神為人祈福消災、占卜為職業(yè)的女子。
7、虔婆:妓院的鴇兒。
8、藥婆:賣藥為人治病的婦人。
9、穩(wěn)婆:舊時以幫助產婦分娩為業(yè)的婦女,亦稱為“接生婆”。
【成語出處】
1、《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庵鄭虎臣報冤》:“常言道:『三姑六婆,嫌少爭多。』那媒婆最是愛錢的,多許了他幾貫謝禮,就玉成其事了。”
2、《二刻拍案驚奇.卷九》:“人人曉得他是個富室,那些三姑六婆沒一個不來奉承他的。”
3、《紅樓夢.第一一二回》:“我說那三姑六婆是再要不得的,我們甄府里從來是一概不許上門的,不想這府里倒不講究這個呢。”
4、《鏡花緣.第一二回》:“吾聞貴地有三姑六婆,一經招引入門,婦女無知,往往為其所害,或哄騙銀錢,或拐帶衣物。”
5、《鏡花緣.第一二回》:“況三姑六婆,里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
【成語用法】
語義說明
比喻愛搬弄是非的婦女。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長舌婦女”的表述上。
【三姑六婆造句】
1、這件事被一些三姑六婆渲染之后,已經完全變質了。
2、我最怕的是家族里那些三姑六婆信口雌黃,說長道短。
3、自從那位三姑六婆型的婦人住到村里來,村子就開始不安寧了。
4、為人媳婦這種三姑六婆的習性千萬要不得,否則家中將雞犬不寧。
5、原本是一件好事,哪知被那些三姑六婆一說,反倒變成了件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