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chuàng)作的一首六言絕句。這首詩大概意思是說窗戶之間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來,墻下的竹筍長成了竹林。雨不斷地下,晴下來的時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經(jīng)過去,夏天都很晚了。

xǐ qíng
喜晴
sòng dài:fàn chéng dà
宋代:范成大
chuāng jiān méi shú luò dì , qiáng xià sǔn chéng chū lín 。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
lián yǔ bù zhī chūn qù , yī qíng fāng jué xià shēn 。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譯文
窗戶之間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來,墻下的竹筍長成了竹林。
雨不斷地下,晴下來的時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經(jīng)過去,夏天都很晚了。
注釋
連雨:連續(xù)下雨。

賞析
范成大喜歡在窗前種梅樹,夏可嘗青梅,冬可賞梅花。這首詩大概[意思是說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墻角下的竹筍也長成了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天一晴才發(fā)現(xiàn)原來已到深夏。
范成大的《喜晴》是一首田園詩,整首詩寫的是春末夏初的田園風光,連綿的春雨一直在下,今天終于放晴了,詩人推開窗,驚喜的發(fā)現(xiàn),原來窗前的青梅已經(jīng)成熟,墻角處的竹筍也已經(jīng)破土而出,蔚然成林了。原來,在綿綿的斜風細雨中春天早已遠去,天一放晴才知道,夏天已經(jīng)悄悄來臨了。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nóng)村社會生活內(nèi)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