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自信的故事講述了9位名人的小故事。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自信。是自信激勵他們走向了成功。自信對這些名人產(chǎn)生了怎樣的激勵作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guān)于自信的故事吧!

拿破侖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第一執(zhí)政者,他是法國歷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自信,一直受到后人的敬佩。
有一次,一個士兵騎馬給拿破侖送信。由于情況緊急,戰(zhàn)馬長途奔跑,且速度過快,所以到達拿破侖軍營后就倒地而死了。拿破侖接到信后,立即寫了一封回信,交給那個士兵,要求他騎上自己的戰(zhàn)馬,火速把信送回原地。
那個士兵看到那匹強壯的戰(zhàn)馬,身上的裝飾出奇的華貴,便對拿破侖說:“不,將軍,這只是一個平庸的士兵,實在不配騎這匹強壯的戰(zhàn)馬。”
拿破侖回答道:“世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法蘭西士兵所不配享有的。”

著名電視主持人王小丫有這樣一次經(jīng)歷。
有一次,在一場全國性的律師辯論大賽中,王小丫前去采訪一位著名的大律師。走到他跟前,王小丫很自然地坐了下去,沒想到椅子沒放好,“噌”的一下,她一屁股坐到地上去了,全場哄堂大笑。
最可惡的是她要采訪的那位大律師居然不伸手去扶她一把,反而在她的旁邊哈哈大笑,還笑得最響。當時王小丫真的很尷尬。但沒辦法,自己摔倒就自己爬起來。她調(diào)侃著說:“我摔得太不漂亮了,下次摔碎我一定要注意姿勢。”接站,就若無其事地笑著,開始了采訪。
事后,王小丫告訴大家:“自信,有時需要學會自我解嘲。”其實,王小丫的自嘲恰恰表現(xiàn)了她的自信。

李遠哲是臺灣著名的科學家,他曾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被譽為“物理化學界的貝多芬”。
李遠哲出生在臺灣,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使他從小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各方面的知識。在各種思想的沖擊下,李遠哲養(yǎng)成了什么都靠自己思考得出結(jié)論的慣性,并且盡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初中的時候,李遠哲除了把老師課堂上講的知識牢牢掌握外,還自學了不少更高深的課程。一次考試,他每道題目都至少用了三種解題方法進行計算,卷子所有空白的地方都密密麻麻地寫滿了。
老師批改試卷的時候嚇了一跳,他知道李遠哲成績好,可是這張試卷上運用的解題方法,好多都是大學才學和知識。想了想,老師故意給了李遠哲零分。
果然,一會兒李遠哲就跑到辦公室來了,不服氣地對老師說:“老師,我明明做對了,為什么給我零分?應該給我一百分啊。”
老師看著自信的李遠哲,說:“你這幾道題的確做對了,可是我考試是為了檢驗大家有沒有聽懂課堂上的知識。你這樣答題,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掌握了呢?”
李遠哲說:“那些知識我都懂,就是因為懂了我才不用,希望用新的方法來解題。”
老師說:“那你準備一下,下節(jié)課由你來給大家講講你的解題思路。如果大家都贊成,我就給你打一百分。”
上課了,同學們端端正正地坐著,李遠哲大步走上講臺說:“同學們好,今天由我來給大家講幾種新的解題思路。”然后開始邊寫板書邊解題。
同學們大開眼界,對李遠哲十分佩服:“哎呀,這種方法真簡便!”
“我怎么就沒想到呢?”
“我也要向他學習,多學點知識,多想幾種解題方法!”
看著這一幕,老師滿意地笑了,提起筆在李遠哲的卷子上寫了一百分。

尼克松是我們極為熟悉的美國總統(tǒng),但就是這樣一個大人物,卻因為一個缺乏自信的錯誤而毀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競選連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內(nèi)政績斐然,所以大多數(shù)政治評論家都預測尼克松將以絕對優(yōu)勢獲得勝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卻很不自信,他走不出過去幾次失敗的心理陰影,極度擔心再次出現(xiàn)失敗。在這種潛意識的驅(qū)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終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潛入競選對手總部的水門飯店,在對手的辦公室里安裝了竊聽器。事發(fā)之后,他又連連阻止調(diào)查,推卸責任,在選舉勝利后不久便被迫辭職。本來穩(wěn)操勝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導致慘敗。

上世紀60年代,一個混血男孩出生在美國夏威夷的檀香山,他的父親是肯尼亞人,母親來自美國的一個中產(chǎn)家庭。男孩長大后就讀于夏威夷一家私立精英小學,因為膚色問題的困擾,他在班上少言寡語。每當老師提問時,他的雙腿就開始不停顫抖,說話也變得吞吞吐吐。老師無奈地告訴男孩的母親,這個孩子連自己都不相信,將來不會有什么出息了。
男孩的母親并不認同老師的觀點,她為男孩找了一份差事——課余時間在街區(qū)里挨家挨戶訂報紙。
在母親的鼓勵下,男孩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他敲開了鄰居家的門,努力地與他們溝通,征訂報紙出人意料的順利,幾個鄰居都成了他忠實的訂戶。有了掙“第一桶金”的經(jīng)歷,男孩從此說話不再結(jié)巴了,他從一個街區(qū)走到另一個街區(qū),自信地敲開一家又一家的大門,訂單也與日俱增,他第一次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多年以后,男孩才知道,他童年時獲得的“第一桶金”浸透了深深的母愛。原來,母親早就安排好了,她自己出錢請鄰居們訂報紙,目的就是給兒子一份自信。成功的他握住母親的手,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是童年那份寶貴的自信讓他一步步地走下來,成為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tǒng)。他就是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

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臨終前有一個不小的遺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沒能給他尋找到一個最優(yōu)秀的關(guān)門弟子。
那位忠誠而勤奮的助手,不辭辛勞地通過各種渠道一直在四處尋找。可他領(lǐng)來一位又一位,都被蘇格拉底婉言謝絕了。
半年之后,蘇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別人世,可最優(yōu)秀的人選還是沒有眉目。助手非常慚愧,淚流滿面地坐在病床前,語氣沉重地說:“我真對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卻是你自己。”蘇格拉底說到這里,很失意地閉上眼睛,停頓了許久,才又無哀怨地說,“本來,最優(yōu)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給忽略、給耽誤、給丟失了......其實,每個人都是最優(yōu)秀的,差別就在于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發(fā)掘和重用自己......”話沒說完,一代哲人就永遠離開了他曾經(jīng)深切關(guān)注著的這個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自責了整個后半后。

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年),所作圓舞曲400首,世稱“圓舞曲之王”。他的一生對音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872年,施特勞斯為了豐富創(chuàng)作素材,四處旅行。一天,他來到了美國,當?shù)赜嘘P(guān)團體立即登門拜訪,想請他在波士頓登臺指揮音樂會。施特芳斯當即應諾。可在談到演出計劃時,他的隨從卻被這個不可思議的演出規(guī)模驚呆了。
美國人一向是以異想天開而著稱于世的。他們想借施特勞斯這位音樂大師之手,創(chuàng)造一次音樂界的世界之最,由施特勞斯指揮一次由兩萬人(包括 聲樂演員)參加演出的音樂會。稍懂一點音樂指揮知識的人都知道,一般能指揮幾百人樂隊的指揮家已屬不容易了,何況要指揮兩萬人?這是絕對辦不到的。為此施特勞斯的隨從很為他擔心,不管他詣?chuàng)]藝術(shù)再高超,如此大的規(guī)模也是無法勝任的。
施特勞斯仔細地聽完對方的介紹,居然很輕松地說:“這個計劃確實太激動人心了。本人愿意讓它早日變成現(xiàn)實。”當即與對方訂立了演出合同。
消息傳開,輿論大嘩,人們都想一睹規(guī)模如此宏大的演出。
那一天終于到來了,大廈里黑壓壓一片坐滿了觀眾。施特勞斯居然指揮得十分出色。近兩萬件樂器發(fā)出了協(xié)調(diào)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數(shù)萬名觀眾聽得神迷如癡,驚嘆萬分。
人們也許會問,施特勞斯難道有超人的本領(lǐng)不成?原來,由施特勞斯任總指揮,下設(shè)一百名助理指揮,開場用鳴炮作信號。施特勞斯指揮棒一揮,眼望著總指揮的一百名助理指揮緊跟著也相應指揮起來、兩萬件樂器霎時齊鳴,合唱隊和聲響起,數(shù)萬名觀眾掌產(chǎn)雷動,真是世界上少有的壯觀。

19世紀末的一天,倫敦的一個游戲場內(nèi)正在進行著一場演出,突然,臺上的演員剛唱兩句就唱不出來了,臺下亂得一塌糊涂。
許多觀眾一哄而起,嚷嚷著要退票。劇場老板一看勢頭不好,只好找人救場,誰知找了一圈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這時,一個5歲小男孩兒站了出來。
“老板,讓我試試,行嗎?”
老板看著小家伙自信的眼神,便同意讓他試一試。結(jié)果,他在臺上又唱又跳,把觀眾逗得特別高興,歌唱了一半,好多觀眾便向臺上扔硬幣。小家伙一邊滑稽地撿起錢,一邊唱得更起勁兒了。在觀眾的歡呼聲中,他一下子唱了好幾首歌。
又過了幾年,法國著名的丑角明星馬塞林來到一個兒童劇團和大家同臺演出,當時,馬塞林的節(jié)目中需要一個演員演一只貓,由于馬塞林的名氣太大,許多優(yōu)秀的演員都不敢接受這個角色,還是那個小男孩又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大家都為他捏了一把汗,誰知他和馬塞林配合得非常默契。
很可能你已經(jīng)想到,這個小男孩,就是后來名揚世界的幽默藝術(shù)大師——卓別林!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渴望一展才華的機會,早日找到人生的夢想舞臺,然而,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顧及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猶豫不決,躊躇不前,以至于錯失了一個又一個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最終落得一連串的遺憾。
有時候,可能我們什么都不缺,惟獨缺少大聲說一句“讓我試試”的勇氣!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在一次世界優(yōu)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他按照評委會給的樂譜指揮演奏,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不和諧的聲音。起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就停下來重新演奏,但還是不對。他覺得是樂譜有問題。
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quán)威人士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是他錯了。面對一大批音樂大師和權(quán)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斬釘截鐵地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shè)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在發(fā)現(xiàn)樂譜錯誤并遭到權(quán)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前兩位參加決賽的指揮家雖然也發(fā)現(xiàn)了錯誤,但終因隨聲附和權(quán)威們的意見而被淘汰。小澤征爾卻因充滿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揮家大賽的桂冠。

在遇到困難跟挫折的時候,自尊自信的人,可以奮發(fā)圖強,戰(zhàn)勝挫折跟失敗,并在挫折和失敗中取得成功。而對于喪失自尊的人,在遭遇困難跟挫折的時候,大多是自甘墮落、自慚形穢。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在遭遇困難與挫折的時候,腦中浮現(xiàn)的都是自己不行了,最終放棄了奮斗的勇氣。因此沒有自尊自信的人,是無法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的。小朋友們,我們都要做一個自信陽光的人哦!